7月6日,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規劃繪就共富路,產村雙興向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首站走進浙江省天臺縣龍溪鄉天柱村,圍繞茶產業發展展開調研與鄉村賦能實踐。

圖1 天臺縣柱峰茶葉專業合作社
天臺作為中國歷史名茶“云霧茶”核心產地之一,擁有豐富的山地資源與優質茶葉生態基礎。近年來,天柱村依托高山茶園產業有一定發展,但在品牌塑造、產銷對接、空間用地等方面仍面臨制約。為深入挖掘鄉村產業與空間用地的協同潛力,實踐團成員走進茶園、走訪村民,力求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問題,助力突破,為茶產業轉型與振興貢獻青年力量。

圖2 實踐團參觀制茶車間
在天臺縣柱峰茶葉專業合作社,葉高韓總經理帶領實踐團參觀制茶車間,講解從萎凋到烘干的完整制茶流程。訪談中,葉總回顧了家庭茶園的發展歷程,從2012年起,面對外來茶企壓價的市場壓力,其父親提出“收茶不如自制自銷”的轉型理念,逐步打造以品質和口碑為基礎的直銷模式。然而,當下茶產業仍面臨深加工能力薄弱、宣傳手段單一、銷售渠道受限等困境。

圖3 實踐團成員采訪當地村民
了解當地茶產業銷售現狀后,實踐團聚焦痛點,與葉總共同謀劃注冊茶園抖音、小紅書賬號,協助拍攝宣傳短片,傳授賬號運營策略,助力茶園拓展傳播路徑、重塑品牌形象。此舉旨在借助數字媒介打開外部通道,增強茶產業對抗市場下行風險的韌性。

圖4 實踐團走訪村莊
傍晚,實踐團成員分組走村入戶,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村民姓氏分布、家庭結構、常駐情況與收入來源,為后續茶旅融合發展和景觀空間優化提供第一手資料。當日晚間,在茶園實地走訪中,葉占形書記表達了對茶園交通系統完善的設想,但亦坦言在生態紅線及政策約束下,項目推進仍面臨現實困境。

圖5 實踐團合影
隨著調研的繼續開展,實踐團將深入龍溪鄉各村落,聚焦茶產業鏈條及其與村莊空間的互動機制,從鄉村規劃視角勾勒產村融合的發展藍圖,助力鄉村在產業振興與生態保護中實現共富目標。
文:吳羿辰、謝雨瑛
圖:陳妍凝、彭博鍇、董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