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初,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規劃繪就共富路,產村雙興向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在金敏麗、馬進兩位老師的帶領下開啟前期準備工作,為即將前往天臺縣慈圣村、天柱村的實地調研打下堅實基礎。

浙江農林大學作為省屬唯一的農林類高校,學校受教育廳委托,多年來持續幫扶天臺縣石梁鎮。團隊指導老師金敏麗作為學校駐天臺縣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及浙江省20周年優秀科技特派員,于2019年起深耕天臺持續推進幫扶工作,擁有豐富的在地實踐經驗。本次實踐旨在響應“八八戰略”深化和“千萬工程”持續推進的號召,發揮高校專業優勢,助力浙江省山區26縣發展。


慈圣村、天柱村位于浙江省天臺縣,作為兩個山區鄉村肩負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任。現如今兩村均面臨村莊空心化、老齡化,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等問題。故實踐團針對兩村的鄉村資源、基礎設施、產業分布開展調研。
準備期間實踐團隊系統梳理慈圣村與天柱村的發展脈絡與現狀,形成詳實的背景調查報告,為實地調研錨定精準坐標。團隊多次組織會議,與往屆實踐團成員交流探討,總結經驗,致力于在深刻理解慈圣、天柱歷史肌理與現實挑戰的基礎上,凝聚規劃之智,探尋兩村發展的破局新思路與賦能新動能。

團隊希望在本次實踐中整合慈圣村、天柱村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治理經驗、文旅探索,形成“產業為核、多維聯動”的實踐框架。
文:吳羿辰
圖:彭博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