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8-08 關(guān)注:
來源:王睿景
八月的合肥,空氣中帶著滾燙的熱意。中午的陽光像一層金色的火焰,覆蓋在蜀山的山坡上。我踏著緩慢的步伐,走向蜀山烈士陵園的大門。石質(zhì)牌坊在烈日下泛著白光,幾棵高大的松柏靜靜矗立,為來訪的人投下一片陰涼。
一進園區(qū),迎面而來的,是一條寬闊的石階大道。石階被曬得微燙,腳步落下時,仿佛能感受到夏天的熱浪從腳底升起。兩旁的柏樹枝葉濃密,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樹脂香。蟬聲密密麻麻地從枝頭傳來,像一首不知疲倦的夏日長曲,伴隨著我一步步走向紀(jì)念碑。
紀(jì)念碑高聳入云,在陽光的映照下輪廓分明,碑上的紅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鮮明奪目,像火焰般燃燒在藍天之下。碑前有幾位市民正在獻花,他們輕輕鞠躬,神情肅穆。我也在碑前駐足良久,仰望著那莊重而熱烈的字,心中涌起一陣沉甸甸的敬意。
沿著陵園小徑前行,我來到了烈士墓區(qū)。整齊排列的墓碑在烈日下顯得格外莊重,碑面上刻著一個個名字,有的我熟知,有的卻從未聽聞。但無論他們的名字是否被世人記住,他們的犧牲都已深深刻進了這片土地。微風(fēng)吹過,松針簌簌作響,像在低聲講述著他們的故事。
走進烈士紀(jì)念館,空調(diào)送來的涼意驅(qū)散了些許暑氣。館內(nèi)陳列著烈士們的遺物:褪色的軍裝、被火藥熏黑的水壺、還有用毛筆寫下的遺書。展柜前,我看到一位小學(xué)生正認真地抄著碑文,老師在旁輕聲講解。我忽然想到,這份記憶和精神正一代代傳遞下去。
離開紀(jì)念館時,外面陽光依舊炙烈,但我心里卻升起一股清涼——那是從烈士身上感受到的力量。站在陵園高處眺望,蜀山腳下的城市車流如織、綠樹成蔭。我明白,正是這些先烈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
下山的路上,蟬聲依舊,但聽起來不再只是夏天的喧鬧,而更像是一首悠長的頌歌,唱給那些長眠于此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