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青春如歌。
西南石油大學“微光成炬”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們滿懷熱忱,走進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金山村。他們以知識為槳,以愛為帆,在這方寸小院中,為鄉村孩子們編織了一段別樣的夏日時光。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微光成炬”的溫暖力量,書寫下助力鄉村振興的青春篇章。
行囊滿載,初叩知識門扉
當實踐隊員們第一次踏入金山村,鄉村的寧靜與質樸撲面而來。白墻黑瓦,紅磚綠樹,由幾間屋舍圍成的科技小院便成為了他們未來14天的“主戰場”和“溫暖家”。經過前期嚴密的準備,隊員們摩拳擦掌,為14天的旅途開個好頭。當兩波不同的人群為同一個目的而相聚,一場關于陪伴與成長的夏日故事,悄然拉開序幕。
微光閃爍,點亮求知心燈
4個分部,14名老師,115位學生。隊員們化身知識的引路人、興趣的啟蒙者,分別為幼兒,小學,初中以及準高一的同學分批授課。數學課上,他們巧妙拆解難題,引導孩子們跨越思維溝壑;手工坊里,靈巧的雙手指導制作精美漆扇,讓傳統文化在指尖流轉生輝;戶外活動中,歡聲笑語與奔跑的身影交織,釋放著最純真的活力。從課業輔導到興趣拓展,從知識傳授到心靈啟迪,“微光成炬”實踐隊隊員們精心設計的多元課堂,如同一把把明亮的火炬,照亮了孩子們求知的航程,隊員們的青春也在無私的付出中熠熠閃光。
力量匯聚,方能成炬。
實踐隊積極與金山村黨群服務中心等當地力量緊密聯動,將科技小院拓展為集教學、實踐、交流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廣受村民,家長的信賴和好評。在一次專項考察中,遂寧市市委書記對隊員們的工作狀況和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肯定了隊員們14天的辛勤努力。墻面上那棵由無數稚嫩小手印匯聚成的“成長樹”,也在無聲訴說著這段雙向奔赴的深厚情誼。一次次與村民、村干部的深入交流與需求研討,讓這支隊伍更精準地對接鄉村所需。體鄉土之情,查鄉土所需,校地攜手,共同為鄉里的孩子們筑就了一片充滿希望的沃土。
這個夏天,西南石油大學的學子與金山村的孩子們雙向奔赴,共同譜寫了一篇關于青春與成長的暖章。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微光成炬”的故事如同一顆飽含希望的種子,深深扎根于金山村的土壤,在這個熾熱的季節里綻放出最溫暖的光芒。這份光熱,必將伴隨孩子們成長的腳步,也將在青年們的心中持續燃燒,照亮更遠的征途。

圖 1成員合照

圖 2隊員與孩子們共繪的知識樹

圖 3小學部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