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榮昌四珍非遺探研:特色畜禽與傳統工藝協同傳承計劃”實踐團在指導老師帶領下,走進榮昌折扇廠開展非遺文化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聆聽非遺傳承人講解、親手制作折扇,在方寸扇面間感受千年技藝的文化魅力。

(圖為榮昌折扇制作材料 王娜攝)
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系統介紹了榮昌折扇的歷史與工藝特色。作為“中國三大名扇”之一,榮昌折扇始于明代,其制作需歷經16個工段、145道工序,從選料到成型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智慧。傳承人特別展示了夏布折扇的獨特工藝——以本地特產夏布為扇面,輕薄透氣,圖案融入榮昌豬、榮昌陶等地域元素,彰顯非遺與地方文化的
創新融合。

(圖為部分榮昌折扇 杜文卓攝)
在實踐環節中,實踐團成員在傳承人指導下體驗扇面制作。從工具使用到細節處理,成員們專注聆聽、認真操作,深刻體會到傳統工藝的精妙。“親手繪制扇面的過程讓我感受到,非遺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基因的活化。”實踐團成員感慨道。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非遺傳承人的合照 張秫攝)
此次探研活動不僅深化了學生對榮昌折扇工藝的認知,更激發了實踐團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思考。未來,實踐團將持續探索“特色畜禽+傳統工藝”的協同創新路徑,助力榮昌非遺走向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