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支點·實踐有聲】雛鷹深耕十四日:醫教星光暖泉鄉
——青龍泉學校暑期支教全記錄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對困境兒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新興領域群體未成年子女等少年兒童群體的關心關愛,“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以實際行動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當《送別》的旋律隨暮色漫過青龍泉學校的屋檐,湖北醫藥學院“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的14天支教行程,悄然畫上了句點。16名隊員以醫學為墨,以青春為箋,在這片肩負“一泓清水北上”使命的土地上,寫下了守護童心、賦能成長的夏日詩行。
醫心守護:從知識到行動的橋梁
醫學基因流淌在支教細節中。“醫學小專場”課堂,知識跳出課本:“有人暈倒怎么辦?”“吃飯噎住如何施救?”真實場景讓“小急救員”們爭相拆解難題,在思維碰撞中將AED的使用、CPR的步驟、海姆立克法刻入腦海。孩子們串聯急救知識成網,這不僅是知識的檢驗,更是夢想星火的點燃。
美工課上,“小小醫療箱”從圖紙躍入現實。孩子們專注裁剪、粘貼紅十字標識,用彩筆劃分“體溫計”、“繃帶”、“膠囊”區域,將模擬材料小心歸位。這親手制作的“守護工具箱”,是急救知識的具象延伸,“我能幫到別人”的責任感悄然萌芽。
多維深耕:童心沃土上的印記
十四天是多維教育實踐,在青龍泉留下深刻印記。“從守水人到守夜人”思政課,讓孩子們觸摸十堰人守護“一泓清水北上”、點亮萬家燈火背后的“三大精神”,懂得“堅守”的重量。心理課“煩惱盒子”收集心事也藏著分享的快樂。
科學小實驗課堂上,“兩彈一星”的輝煌歷史點燃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親手制作、發射的“水火箭”劃破長空,引來陣陣歡呼與驚嘆,科學的種子在實踐探索中悄然播撒。AI科普課則打開了智能世界的大門,孩子們瞪大眼睛,好奇地觸摸未來科技的模樣,心中萌動著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向往。
模擬法庭的木槌落下莊嚴有力,反詐話劇的演繹鮮活生動,法治種子在體驗中扎根;共繪紙鳶沖上碧空見證協作,《萬疆》舞步鏗鏘展現志向,杯子舞敲出歡樂的集體韻律。藝術與運動,讓童真活力盡情綻放。
匯演華章:汗水澆灌的綻放
精心編排的節目單在結營匯演中精彩呈現:手勢舞《國家》飽含愛國之情,《手工走秀》展示自我,《萬疆》舞步翻飛盡顯少年志氣,法治情景劇寓教于樂,杯子舞的節奏敲打出集體的和諧樂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日功。排練時,隊員們耐心示范,孩子們汗水浸透衣背也堅持排練,只為在舞臺上呈現最好的自己。當掌聲雷動,看到臺下家長們欣慰的笑容,所有的辛勞都化作了值得。這不僅是才藝的展示,更是孩子們自信成長、團隊協作的生動見證。
振翅未來:微光匯聚成星河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離別的時刻,夕陽把隊員與孩子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一個小女孩拽著隊員的衣角說:“明年我就四年級了,還在這里等你們哦!”這些話語,混著歌詞的余韻,成了對團隊十四天耕耘最動人的回響。這個夏天,在青龍泉播下的希望,會像《送別》里那抹連天的芳草,年復一年,生生不息。
醫學的仁心浸潤童真,青春的力量滋養鄉土,每一束微光終將匯聚成星河,照亮鄉村孩子走向廣闊未來的路,成為支撐“建成支點”的堅實新生力量。“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始終在行動!
文案:張詩涵 胡卓祎
排版:王楹
圖片:農珧 陳立志 閔文睿
責編&審核: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