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參與“綠芽七彩行·童心筑夢齊”實踐團隊淮安片區線下宣講實踐,既是一次知識傳播的歷練,更是一場對教書育人的深度體會。從課程籌備到現場講授,每一環都緊密相扣,在這一過程中,我對“科技”和“文明禮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我也在團隊協作中收獲了成長與感動。
在初期準備階段,我選擇了“科技”和“文明禮儀”作為我講課的主題,因為在現代社會“科技”是十分重要的,“文明禮儀”在我國是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從這兩方面進行講課,可以讓小朋友們從古今不同時空來體會我國走在時代前列的風采,增強民族自信。在備課時,我需要思考課程流程,設計出適合小朋友們的課程結構,通過適合小朋友的方案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課程中真正的學到知識,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寓教于樂,學有所用。在制作PPT時,我也體會到了原來老師在課堂中給我們帶來精彩的知識講解是不易的,搜尋挑選適合學生的圖片視頻,讓知識講解更加有趣并不簡單。但想到能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知識,這都是值得的。
在充分地準備后,我來到實踐地給社區的小朋友們帶來關于“文明禮儀”的課程。在這節課中,我通過兒歌的導入,帶著小朋友們初步了解禮儀用語,以問答的方式調動小朋友們對這節課的興趣與參與程度。通過對文明禮儀的介紹,讓小朋友們認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不文明的危害。同時以不同場景下的文明禮儀,讓小朋友們對文明禮儀的多樣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不同場合也知道用相應的文明禮儀。最后以中華傳統文明禮儀讓小朋友們認識到在悠久歷史中,文明禮儀是被一直重視的,呼吁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覺踐行文明禮儀,帶動身邊的人一起講文明,懂禮貌。

第二節課,我講的是關于“科技”的課程,如今我國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我們需要對科技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將古代神話傳說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展現了現代科技將古代神話變成現實,帶著小朋友們走入科技世界。我從納米材料、人工智能、航天科技這三個領域入手,讓小朋友們在先進的技術層面感受到國家的強大,發自內心的產生民族自豪感。在課堂結尾通過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暢想,引發小朋友們對科技發展的熱情,在未來可以投身于科技建設中。與此同時也要將科技發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科技發展之路。
這次社會實踐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在初期的聯系社區、準備社會實踐所需要的用品和提供課程選題,到實踐時音響設備突然故障,成員一起想辦法,到實踐結束各種資料的整理完善,這都是團隊成員一起做到的,從中我感受到了團隊配合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中,通過在社區給小朋友們講課的方式讓作為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我,更加深入了解到老師的作用,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這都是一份寶貴的經驗。同時在課程的準備和講解中也讓我明白,科技的進步離不開文明的土壤,而文明的傳承也需要科技的賦能。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要肩負起傳播科學精神、傳承文化根脈的責任。未來,我會帶著這份感悟繼續前行,讓科技與文明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