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幫我們改作業,但不會講笑話"——三元中學學生眼中的校園人工智能
時間:2025-07-21 23:24:28 關注:
"它改作業比老師快,但永遠不會被我們的冷笑話逗笑。"初三(2)班的鄭同學這樣評價學校的AI批改系統。近日,筆者在三元中學隨機采訪了6名學生,聽他們講述與校園AI相處的真實故事。
【課堂里的"AI老師"】
"數學周測的選擇題,交卷5分鐘就能出成績。"初三(1)班李同學展示手機上的成績推送通知,"不過有次我故意選錯答案想測試系統,它居然沒發現我是故意的。"
英語課代表張同學提到:"語音評分系統總說我'world'發音不標準,但我跟著BBC學了十遍它還是不給滿分。"她模仿著AI的機械女聲:"請-注-意-圓-唇-音。"
【那些AI做不到的事】
- "上個月我作文寫奶奶生病,AI只改了錯別字,但語文老師寫了整整一頁評語。"
- "體育課AI計數器說我引體向上做了12個,其實我只做了8個,剩下4個是晃悠的。"
- "最想要能解數學大題的AI,現在這個只會說'步驟不完整',就是不告訴哪里缺了。"
【他們的AI愿望清單】**
1. "會講段子的AI班主任"("早自習打個卡就播放每日笑話")
2. "能識別'假裝聽課'的系統"("比如轉筆超過每分鐘30次就提醒")
3. "自動生成'家長會發言稿'的AI"("把'玩游戲'翻譯成'進行電子競技訓練'")
【記者手記】
這些十四五歲的少年既享受著AI的便利,又敏銳地察覺著技術的局限。在他們眼中,最好的智能校園不是冷冰冰的"未來感",而是"能記住我換了新發型"的科技溫度。正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的,技術終歸要服務于"人"的成長。
作者:李婷婷 來源:大學生之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