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三下鄉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走進湘鄉東山書院,以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為抓手,探尋紅色育人工作創新實踐與發展路徑,為傳承紅色基因注入青春動能。
在紅色育人實踐中,東山書院構建多維教育體系筑牢傳承根基。依托書院舊址、毛澤東與東山學校陳列館等歷史載體,開展文物保護、講解活動,夯實紅色文化傳播底座;聯動高校、黨校拍攝宣傳視頻,同步開發紅色研究課程微黨課,以系統化學科內容推動紅色精神傳承,適配青少年認知特點,實現傳統歷史與現代教育有機融合 。
面對發展難題,書院錨定“文旅融合”破局。書院負責人舒海江提及,書院秉持“保護為本、利用促益”原則,守護老建筑風貌的同時,聯合高校青年,針對不同群體開發多樣化課程,實現“一課多用”,發揮東山愛教基地作用提升品牌影響力,借沉浸式教學、新媒體宣傳等手段,拓寬紅色文化傳播半徑 。

檢驗育人成效,書院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反饋模式。線上設專屬平臺,便于游客、學生提交評價與觀后感;線下安排專人收集實踐報告,定期組織交流座談會,通過統計好評率、分析感悟文章及實踐參與情況,多維度校驗工作。其沉浸式教育圍繞先輩成長故事,打造實景課堂、情景演繹,讓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體悟終身學習意義,形成獨特育人優勢。
后續,實踐團將趁熱打鐵,緊扣東山書院與一師的紅色血脈聯結,奔赴更多紅色陣地,緊跟紅色傳承脈絡挖掘校地紅色故事,為賡續精神譜系貢獻青春力量,讓紅色基因在調研實踐中持續煥發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