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民族傳統醫藥文化,推動非遺技藝傳承,6月28日,浙江萬里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青囊畬韻實踐隊走進麗水市景寧縣梧桐鄉中心小學,在該校藍老師的帶領下,深入探訪校內畬藥園,開展畬族傳統醫藥文化研學活動。
梧桐鄉中心小學畬藥園是展示畬族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園內種植著鐵皮石斛、魚腥草、刺五加等多種特色畬藥。在藍老師的專業講解下,實踐隊員們系統了解了畬藥的生長習性、藥用功效及炮制方法。
鐵皮石斛,性甘、微寒,在畬藥應用中,可治療熱病津傷、口干煩渴等,現代醫學研究還發現其有增強免疫等作用,金黃色的花朵在園中綻放,獨特功效與形態讓隊員們好奇不已;魚腥草屬三白草科蕺菜屬,藥性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常生于潮濕環境,其藥用價值在畬族日常疾病防治中早有應用;刺五加則具“補中益精、堅筋骨”等藥性,偏愛溫暖濕潤氣候與特定土壤,是畬藥里調理身體的一味要藥。“畬族醫藥講究‘一藥多效、就地取材’,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經過畬醫獨特配伍,就能發揮神奇療效。”藍老師結合畬族民間用藥案例,向隊員們揭開畬藥文化的神秘面紗。
活動現場,實踐隊員通過現場觀察、實物觸摸等方式,近距離感受畬藥魅力,并就畬藥現代化應用等問題與藍老師展開深入交流。據悉,梧桐鄉中心小學依托畬藥園開展特色課程,將畬藥知識融入勞動教育與傳統文化課程體系,這一創新實踐模式為民族醫藥文化傳承提供了新思路。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員還面向該校學生開展了畬藥文化科普宣講,通過趣味問答、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樹立文化傳承意識。實踐隊隊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畬藥文化,讓這份民族瑰寶煥發新活力。”
(文/劉蘇嫻 圖/駱瀟瀟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 浙江萬里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青囊畬韻”暑期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