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母親河,從小事做起。”這句在課堂中稚嫩卻堅定的宣言,成為2025年夏天最動人的回響。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禁漁護江清水闊,興業育魚綠夢長”實踐團,走進無錫與江陰的社區課堂,把長江禁漁的理念播撒進一雙雙清澈的眼眸。
在無錫會北社區,孩子們圍坐一堂,觀看江豚回家的紀錄片。當那張“會微笑的臉”出現在屏幕上,孩子們發出陣陣驚嘆。團隊成員趁機講述禁漁的意義——“是為了讓魚兒有家,也為了讓人類更幸福”。隨后,課堂進入互動環節,孩子們踴躍回答問題,不少人第一次知道長江曾面臨魚類銳減的危機。
手工實踐是課堂的另一大亮點。孩子們用拼貼畫和黏土相框構建生態家園,他們畫出的不僅是魚兒和水草,更是對未來的期盼。一位小朋友在作品旁寫下:“希望江豚永遠笑。”這句樸素的話語,觸動了在場每一個人。
社區工作人員評價說:“這樣的活動有趣又有意義,孩子們在玩中學到環保知識,家長也受到啟發。”實踐團隊更是感受到教育的力量——當理念通過孩子傳遞到家庭與社會時,環保的種子才真正生根發芽。
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用耐心、創意與熱情,點亮了孩子們的綠色夢想。他們相信,當更多青少年成長為環保的踐行者,長江的未來必將更加清澈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