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院:“夏日鄉行:童伴成長”團隊深入調研財商啟蒙課堂
文字(通訊員):董思涵 黃俊瑞
一審一校(團隊指導老師):布丹丹
二審二校(學院團委老師):陳慧敏
為響應共青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號召,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夏日鄉行:童伴成長”團隊于2025年8月13日開始了為期半個月的財商啟蒙課堂,帶著專屬“財富密碼”,前往溧陽市灣溪社區、五里亭社區及文化新村社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以“兒童財商啟蒙”為核心,通過前期備課籌備、實地教學實踐及后續總結延伸,為孩子們帶去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財商課程,助力鄉村兒童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與價值觀。
聚焦需求打磨課程,夯實實踐基礎 8月13日,團隊在溧城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集中備課。
結合前期對當地兒童年齡分布、家庭經濟活動的調研,隊員們針對性設計“三階遞進式”課程體系:針對低年級學生簡化貨幣認知內容,拆解“模擬商品標價”為“認識人民幣”和“比較價格”兩個階段;為高年級學生增加理財規劃與風險意識教學,引入“預算管理”等進階內容。
備課過程中,團隊明確分工,圍繞“認知金錢”“合理消費”“儲蓄規劃”“反詐守護”四大主題設計課程框架,融入情景模擬、游戲互動等教學方法,并準備了貨幣模型、記賬本、游戲卡片等教具。通過試講演練與反饋調整,成員們不斷優化課堂節奏,確保課程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為實地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備課討論
。管永康 謝天緣 供圖 趣味課堂播撒種子,財商知識落地生根 在為期半個月的實地教學中,團隊通過多樣化課程讓財商知識走進兒童的生活。首先進行的是貨幣進化探索,實踐隊員以“貝殼換羊”“交子防偽”等故事串聯貨幣從實物到電子支付的演變史,結合“貨幣連連看”游戲,讓孩子們在互動中理解貨幣功能。接著是匯率與儲蓄啟蒙,通過“環球旅行換錢記”情景模擬,讓孩子們扮演“商人”與“旅行者”,在交易中掌握匯率換算;以“夢想儲蓄大闖關”活動引導孩子制定存錢計劃,用“存錢種種子”的比喻通俗解釋利率概念。然后是實用技能培養,實踐隊員向孩子們教授了記賬方法,發放彩色記賬本幫助孩子們記錄收支;還開展了“我的專屬紙幣”創作活動,讓孩子們在繪畫中表達對金錢的理解。最后,實踐隊員通過反詐短片與情景演練,強化了孩子們的財產風險防范意識。

圖為實踐隊員講解財商知識。管永康 謝天緣 供圖
在實踐隊員的財商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參與互動,用稚嫩的筆觸記錄收支、設計獨特紙幣,在游戲中深化對財商知識的理解,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收獲了豐富的財商知識。
短期賦能更求長效,高校力量助力成長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鄉村兒童接觸到了系統的財商知識,也推動了團隊成員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能力。課后采訪中,家長與社區負責人紛紛表示:“孩子現在知道存錢買需要的東西了,這樣的課程很有意義,希望可以增加這種課程,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有機會學習更多有益的知識。”

圖為部分隊員的合照。 管永康 謝天緣 供圖
團隊計劃后續聯合社區打造“財商教育角”,整理課程資源持續輸出,并聯合多方共同探索“高校-社區”長效合作模式,構建大中小一體化財商教育體系,用高校力量助力鄉村兒童全面成長。正如“夏日鄉行:童伴成長”團隊的隊長所說:“我們希望財商的種子能在鄉村扎根,用專業力量為青少年金融素養提升添磚加瓦,讓理性消費與科學理財的觀念伴隨他們成長。”(通訊員 董思涵 黃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