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館調研
發布時間:2025-09-16 關注:
來源:李丹婷 范凌輝 馮妍 陳亦可
徐州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調研
作為兩漢文化核心地,徐州博物館承載著地方歷史記憶,其館藏漢代玉器、陶俑等文物極具研究與傳承價值。淮北師范大學“徐州文遺調研組”(成員:范凌輝、李丹婷、馮妍、陳亦可)于6月29日-30日,通過實地考察、訪談、問卷及文獻查閱,對該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展開調研。
調研發現,徐州博物館優勢顯著:兩漢文物特色鮮明,考古報告、修復實踐等學術積累扎實,為文化展示奠基;常態化開展文物講座、修復體驗等社教活動,形成本地文化傳播品牌;展廳陳列合理,庫房、休息區等基礎設備完善,保障文物保存與游客體驗。
但短板同樣突出:修復設備老化、數字化檔案不完善,專業人才短缺制約保護能力;資金依賴財政,志愿者培訓脫節,校地合作淺層化影響管理效率;線上內容單一、線下覆蓋窄,宣傳難觸達多元人群;文創同質化,與文旅資源聯動弱,文化活化不足。
對此,建議從四方面優化:保護上,申專項基金更新設備、建數字化平臺,與高校共建實踐基地引專家指導;管理上,推“捐贈票”、開發高端文創拓資金,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深化校地合作;宣傳上,做“文物奇遇記”短視頻、直播吸青年,辦社區課堂與文化遺產節擴覆蓋;活化上,挖彭城文化做特色文創,聯文旅部門設計“兩漢探秘”線路,讓文物“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