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民畫文創設計研究為核心的實踐活動正式開展。此次實踐依托自治區級大創項目“廣西少數民族農民畫文創產品設計研究”,聚焦農民畫文創轉化,通過為期兩個月的系統性實踐,挖掘侗族農民畫藝術價值,助力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
實踐活動分四階段有序推進。7月1日至12日,實踐團隊深入三江農民畫創作基地、侗族村寨及文旅市場,走訪三江侗畫館、獨峒農民畫博物館,與農民畫傳承人、場館館長及當地村民深入交流,細致記錄農民畫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與傳承現狀,重點觀察創作技法、題材表現,以及侗族建筑、民俗活動等畫作核心元素。期間,團隊成員每人完成30份覆蓋各年齡段的問卷調查,全面收集創作群體訴求與市場需求。
7月12日至30日,實踐進入文創產品創作與完善階段。團隊先對三江縣城旅游商品市場現有農民畫文創產品展開調研,與店主、游客溝通,分析產品在文化呈現上的優缺點及市場對文化內涵的需求。隨后整理調研數據,召開研討會確定設計方向,結合農民畫藝術特征與侗族文化內涵,分工完成裝飾類、生活類等系列文創產品的設計制作。
8月1日至25日,活動同步推進線上推廣與成果整理。團隊拍攝文創產品高清實物圖、錄制創作過程視頻,撰寫深度文案,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推廣,設置線上展示專區,引導用戶互動并收集改進建議;同時匯總數據與反饋,召開總結會梳理經驗問題,整理調研資料、設計手稿等,撰寫含藝術分析、市場需求及產銷建議的實踐報告。
此次實踐以“藝術+民俗”融合設計、跨專業協作、“畫家-村民-游客”協同參與為創新點,預期將形成完整調研資料、系列文創產品與專業實踐報告,提升農民畫及文創產品影響力,推動其從非遺符號轉化為鄉村經濟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作者:張賀貽 劉鈺 黎予婕 梁冰冰 韋明佳 李可睿 楊琰心 梁心雨 楊雀 李欣津 顏爾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