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成長,用行動詮釋擔當
發布時間:2025-08-30 關注:
來源:大學生之聲
這個暑假,我以“探尋鄉村振興中的青年力量”為主題,深入宿州市孫廟村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從初入鄉村的陌生與忐忑,到離開時的不舍與堅定,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義,更讓我在行走與觀察中讀懂了基層的溫度與時代的脈搏。
實踐初期,我通過與村黨支部書記的座談,系統了解了孫廟村的發展歷程:從曾經的“空心村”到如今的“網紅打卡地”,村里依托生態優勢發展民宿經濟、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型之路。為了更貼近實際,我主動參與了村里的日常工作——跟著合作社的農戶學習采摘有機葡萄,協助民宿經營者整理游客訂單,甚至跟著駐村工作隊的隊員走村入戶,記錄村民對鄉村建設的意見建議。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讓我跳出了書本上的理論框架,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無數人一步一個腳印的付出。
在與村民的交流中,幾位“90后”返鄉青年的故事尤其讓我觸動。大學畢業后回到村里開民宿的小林,用短視頻記錄鄉村生活吸引了數萬粉絲;學農科的小王放棄城市工作,帶著新技術改良村里的老茶園,讓茶葉售價翻了幾番……他們用青春活力為鄉村注入了新動能,也讓我思考:當代青年的價值,不僅可以在寫字樓里實現,更能在田野間綻放。我將這些故事整理成訪談錄,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沒想到引發了不少同齡人的關注,有網友留言說“原來鄉村里也有這么多可能性”,這讓我意識到,實踐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收獲,更在于傳遞真實的聲音。
實踐后期,我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針對村里民宿經營中的管理問題,整理出一份包含“線上營銷技巧”“服務標準化建議”的調研報告,得到了村兩委的認可。當看到自己的想法能為鄉村發展提供一點點幫助時,那種成就感難以言表。
實踐轉瞬即逝,但它教會我的遠比課堂上的知識更鮮活、更深刻:它讓我明白“實事求是”的分量,懂得“換位思考”的重要,更堅定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信念。未來,我會帶著這份實踐中的感悟繼續前行,努力成為一名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用實際行動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