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和鄉村振興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近日,西安外事學院工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成員踏上了一場尋訪文化根脈的征程。在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苗繡博物館里,實踐團成員以雙眸洞察千年歷史,以雙手觸碰非遺溫度,于飛針走線之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步入博物館,時光仿佛在斑斕絲線間倒流。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實踐團成員穿越歷史的長河,從苗繡的起源傳說一路探尋其獨特的紋樣奧秘。那些繁復精美的魚紋、蝶紋、鳥紋,不再只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化作了無聲訴說民族遷徙史與古老生命觀的圖騰。當《苗族古歌》中傳唱的內容映入眼簾,其圖案色彩鮮艷、構圖明朗、樸實大方,讓實踐團成員不禁屏住呼吸,指尖仿佛能觸摸到先輩們穿越時光傳遞而來的堅韌與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