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學實踐隊探訪香云紗傳承基地 探尋非遺傳承與發展之路
時間:2025-07-24 14:09:32 關注:
7月中旬,佛山大學法學院十八夏鄉實踐隊圍繞“百千萬工程”核心,走進南海西樵香云紗傳承基地。該基地集莨綢生產、研發、展示及教育于一體,實踐隊在此感受香云紗獨特的工藝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實踐隊在傳承基地與非遺傳承人張紹景師傅展開交流。張紹景師傅深耕香云紗技藝多年,既經歷了香云紗在國家推廣下的傳承熱潮,也洞察到其發展難題。他以守正為基,堅守手工染整、涂泥等核心工序以保留技藝本真;同時積極創新,設計的文創產品斬獲殊榮,并借助政府宣傳、高校協作拓寬傳播路徑。談及產業痛點,他直言手工為主的生產模式難以規模化,卻堅定主張“平衡傳統與商業,唯有創新適配時代”。
隨后,實踐隊在張紹景師傅的帶領下走進西樵香云紗絲綢博物館。館內的古舊生產設備與文物,展示了從養蠶繅絲取絲到浸染、染整等香云紗制作的完整流程。“三蒸九煮十八曬”的繁復工藝,薯莨與河泥碰撞出的烏黑流光,以及其越穿越柔軟的歲月質感,都體現著香云紗的匠心與自然智慧。館內還有一臺2013年3月開始組裝、同年9月成功復原的手拉提花紋綜木織機,中央電視臺攝制組全程跟拍記錄,它是國內唯一傳統生產香云紗坯紗的機臺。
在傳承基地的晾曬場,實踐隊目睹了香云紗制作的關鍵流程。師傅們有序進行浸染、染整、晾曬、涂泥、洗滌與晾干等作業,陽光、染料、河泥與人力協作,讓大家直觀感受到傳統工藝的嚴謹以及匠人對技藝的堅守。
據了解,“百千萬工程”與鄉村振興戰略為香云紗非遺產業注入了發展動力。香云紗不僅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通過守正創新傳承文化,借助政策搭建產業平臺,推動非遺從“文化符號”轉化為“富民力量”,是當前的重要任務。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支持,香云紗產業有望進一步發展,助力地方振興。佛山大學十八夏鄉實踐隊也將繼續深入調研,為香云紗的傳播與發展貢獻力量,推動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作者:曾美賢 來源:大學生之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