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醫學院學生攜手一帶一路學子共赴社區健康暖心之約2025年7月19日,南通大學“新絲路 健康行”服務團的成員們在萬通城西區物業會議室舉辦了一場充滿溫情與活力的社會實踐活動。來自不同專業的醫學生與一帶一路國家——尼泊爾的留學生攜手,在知識宣講、健康義診和文化交流中,為當地社區的老人們送去了關愛與健康。通過這次活動,留學生們不僅傳播了健康知識,還與老年人進行了深度的文化互動,展現了南通大學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第一篇章:知識宣講,筑牢預防防線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時,正值盛夏酷暑,高溫天氣不僅讓居民體感不適,更使腦卒中與中暑等夏季高發疾病的風險顯著上升。為此,團隊成員結合季節特點,特意將這兩類疾病作為宣講重點。
講解中,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介紹了腦卒中的典型癥狀,如突發頭暈、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以及中暑的不同表現,從輕癥的頭暈乏力、大汗口渴,到重癥的高熱無汗、意識模糊。同時,針對兩類疾病分別給出了實用的預防辦法,比如腦卒中需注意控壓降脂、避免高溫時段劇烈活動,中暑則要強調及時補水、做好防曬降溫。對于緊急情況的初步處理措施,成員們也進行了細致說明,幫助居民在遇到突發狀況時能科學應對,為健康保駕護航。

(圖為團隊成員在講解腦卒中相關知識)

(圖為團隊成員講解防中暑知識)
宣講結束后,團隊成員們還為每位老人發放了相關健康手冊,確保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查閱,繼續鞏固學到的知識。
第二篇章:項目普查,掌握健康狀況
在隨后的義診環節中,團隊成員重點為轄區老年群體提供了血壓、血糖及視力三項基礎健康檢查服務。活動現場,成員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血壓監測儀、便攜式血糖儀等專業設備,嚴格按照規范流程為每一位老人進行檢測,同時通過標準視力表細致評估老人們的視功能狀況。
對于檢測過程中發現的血壓偏高、血糖波動等情況,團隊成員結合老年人的日常飲食習慣與身體狀態,逐一給出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包括合理調整膳食結構、適度開展戶外活動、定期監測相關指標等實用建議。
參與活動的老人們紛紛表示,此次義診不僅讓他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便捷的健康篩查服務,及時掌握了自身健康動態,更切實感受到了社區對老年群體的關懷以及青年學子們傳遞的社會溫情,對活動的開展給予了高度認可。
(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量血壓)

(圖為團隊成員為居民測量血糖)

(圖為團隊成員為居民測量血糖)
(圖為團隊成員為居民測量視力)
第三篇章:共學太極,習得養生妙招
活動尾聲,一場別開生面的跨國文化交流活動溫情上演,留學生與社區老年人齊聚一堂,在互動中搭建起文明互鑒的橋梁。
留學生們率先帶領老人們體驗傳統養生功法八段錦,他們耐心示范“調理脾胃須單舉”“雙手托天理三焦”等經典動作,細致糾正姿勢要領。老人們隨著口令舒展肢體,在舒緩的節奏中感受氣血流通,臉上洋溢著運動后的紅潤笑意。互動間,語言的隔閡被默契的眼神與手勢化解,一招一式的教學里,年輕的活力與歲月的從容悄然交融。
隨后,老人們身著太極服,為留學生們展演了行云流水的太極拳。松肩沉肘間,剛柔并濟的招式詮釋著“以柔克剛”的東方智慧,圓活連貫的動作中蘊含著千年文化的沉淀。展演結束后,78歲的張大爺還向留學生們講解了太極“陰陽平衡”的哲學理念,從招式名稱到文化內涵,娓娓道來間,讓外國青年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圖為留學生教學八段錦)

(圖為居民教留學生打太極)
拳操起落間,中外參與者的笑聲如同穿透盛夏的暖陽,溫暖了整個場地;一授一演之際,不同文明在對視中完成了深刻的對話與致敬。這場跨越年齡與國籍的交流,不僅讓留學生在傳授健康智慧的同時,沉浸式觸摸到中國文化的肌理,更讓老人們在國際視野中重溫了傳統的價值。雙向的文化傳遞,既拉近了心靈距離,更書寫了一段“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篇章,為本次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而深刻的句號。
結語:當關愛跨越山海,讓文明共沐暖陽
這場盛夏的相聚,從來不止于一場健康守護的行動,更是一曲文明交響的和弦。尼泊爾留學生與南通大學學子攜手同行,以義診的溫度丈量民生需求,以宣講的深度傳遞健康智慧,更以文化互動的廣度搭建起心靈相通的虹橋。
老輩既得安康之鑰,亦攬四海之風;青年既傳赤子之心,亦承文化之脈。未來,南通大學“新絲路 健康行”服務團將繼續扎根基層土壤,與全球學子并肩,以行動踐行“健康中國”的承諾。愿這份跨越山海的暖意,如絲路駝鈴般悠遠綿長;愿這場文明互鑒的微光,隨江河文脈奔流不息,在更多人心中種下理解與友愛的種子。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圖:胥懿辰 王彩
文:顧軒綺 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