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推進至第七天。圍繞“青春聚力擔使命,鄉村振興踐初心”的主題,隊員們帶著紙箱與音符走進課堂,用創意勾勒想象的輪廓;更在運動場上鋪開協作的畫布,讓團隊的力量在互動中綻放,一系列充滿活力的課程正為鄉村的夏日注入別樣生機。
指尖生趣
——讓創意與旋律在指尖綻放
美工課上,陽光把紙箱、紙杯和瓶蓋堆成的小山鍍上金邊。呂語萱老師舉起相機按動快門,“咔嗒” 聲引著孩子們湊近觀察——有人數鏡頭螺紋,有人摸凸起的按鈕,還有人舉紙杯比對弧度。當一件件 “紙箱相機” 舉過頭頂,歪扭的鏡頭、搖搖欲墜的按鈕都透著認真。孩子們瞇眼 “拍照”,假裝按下瓶蓋快門時,教室里的光影仿佛都被這一份份童真定格,滿是純粹的歡喜。

圖為老師正在手工課上教孩子們做卡紙相機 農姚 陳立志 攝

圖為小朋友做完后的卡紙相機合影 農姚 陳立志 攝

圖為小朋友正在仔細講解制作卡紙相機的步驟 陳立志 農姚 攝

圖為小朋友和他們卡紙相機合影 陳立志 農姚 攝
在《音符與節奏》課堂,張詩涵老師用雙手詮釋音符:四分音符如雨滴般利落,十六分音符似活潑碎步,三十二分音符則是靈動的雀躍。孩子們跟隨模仿,從生疏到漸漸整齊,多種音符交織成錯落的節奏網,與窗外自然聲響共鳴,仿佛教室也隨之輕輕律動。

圖為老師正在教授小孩子們有趣的節奏符號 陳立志 農姚 攝

圖為老師展示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 陳立志 農姚 攝
協作逐光
——在協作與奔跑中凝聚力量
午后的趣味運動會,“不倒森林”率先開場。實踐隊員汪昊天和羅錦旺帶領孩子們手握長棍圍成一圈,起初棍子頻頻倒地,嘆息聲中卻透著不服輸的韌勁。幾番練習后,目光交匯,默契悄然滋生。放手、移步、承接,動作流轉間,無形的絲線將瞬間精準串聯。當最后一根長棍穩穩立住,成功的歡呼如熾風般席卷操場。

圖為小朋友們正在玩“不倒森林”趣味小游戲 陳立志 農姚 攝

圖為小朋友們正在玩不倒森林趣味游戲 陳立志 農姚 攝
“無敵風火輪”挑戰中,師生們擠進麻布大袋,起步時腳步凌亂,布袋搖晃。老師一聲“喊口號!”劃破混亂。“一、二!一、二!”整齊的號子如鼓點敲在心上。奇妙變化發生——大家默契傳遞布袋重量,腳步同頻挪移。笨重的“風火輪”仿佛注入魔力,平穩滾動。汗水浸透衣衫,卻擋不住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圖為小朋友們跟隨著老師一起玩“無敵風火輪”游戲 陳立志 農姚 攝

圖為小孩子們正在激烈競爭著”無敵風火輪“趣味小游戲 陳立志 農姚 攝
日頭西斜,活動落幕。孩子們帶著手工成果與運動的暢快離去。這一天,知識在實踐中生長,協作精神在互動中扎根,終化作鄉村振興征途上一抹溫暖而堅韌的輝光。
文案:張詩涵 胡卓祎
排版:王楹
圖片:農珧 陳立志
責編:肖博文
審核: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