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夢三下鄉·賦能鄉村共成長
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關于組織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應用數學學院“童心向陽?竹夢同行”社會實踐隊,前往眉山市青神縣瑞峰鎮劉家場社區,開展了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探秘數字王國,智啟童心宇宙7月11日,隊員們結合專業舉辦“探秘數字王國,智啟童心宇宙”趣味數學活動,激發孩子們的數學興趣,培養邏輯思維與協作能力,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孩子們踴躍參與。孩子們在歡笑中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和協作能力,隊員們通過活動提升組織協調能力,增強
社會責任感。
探究氣象法屋:科學實驗與情景闖關之旅7月12日,隊員們舉辦“探秘氣象魔法屋:科學實驗與情景闖關之旅”主題活動,呈現一場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氣象科普。隊員以問答互動形式講解節氣特點與習俗,用游戲強化孩子們對節氣認知、深化對傳統文化理解 。寓教于樂的活動不僅筑牢了
安全防線,更為童年添上了一份色彩。
細篾穿梭承古韻,匠心編織續新章眉山市青神縣是“中國竹編藝術之鄉”,有兩千多年竹編史,竹編技藝為國家級非遺。7月13日,隊員們走進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在傳承人王惠如帶領下,開啟“細篾穿梭承古韻,匠心編織續新章”主題參觀。展廳內,隊員們聆聽竹編發展歷程,觀賞竹編書畫、器皿等作品,驚嘆于竹編藝人的巧思。隊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起細篾,親自上手,體會手工藝的精細與不易。
竹編童趣承非遺,童心巧手繪未來竹編一世界,童心向未來。7月14日上午,隊員們為小朋友們講述青神竹編的歷史與文化,搶答互動中孩子們加深了對竹編文化的了解。手工編織環節,孩子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創作出了竹籃等作品,他們親身體驗非遺、鍛煉動手能力,播下
文化傳承種子,收獲
知識與創造力的雙重成長。
聆聽敬老模范故事,感悟孝老愛親精神平凡中見偉大,美德精神勵青年。7月14日下午,隊員們與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羅春方面對面開啟了一場關于
愛與堅守的心靈對話。多年來,羅春方以行動詮釋“孝”與“善”:照料父親、殘疾岳父母等三位老人;17年堅持為“五保”老人張樹珍送飯,關愛鄰里。他獲評市“道德模范”、“四川好人”及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這些榮譽是他
善行的見證,更是他
人生的勛章。這場訪談,讓“向善”的種子在隊員們心中扎根。
于平凡中見偉大,讓美德的力量激勵青年前行,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童逐詩風尋雅趣,神凝青神沐清音七月青神,蟬鳴伴詩意。7月15日,隊員拉近了孩子與古詩詞的距離。詩詞自由創作環節,小朋友們以文字和繪畫留下了詩意;《明月幾時有》的合唱中,清澈的童聲穿透空氣,詩詞乘著音樂的翅膀,輕輕落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上。這場詩詞之約,讓傳統文化在歡聲笑語中扎根,讓“童心向陽·竹夢同行”的溫情留在了青神的夏日里。
古韻流芳啟童夢,東坡遺風潤青神7月11日—14日,隊員們開展“古韻流芳啟童夢,東坡遺風潤青神”東坡文化主題微課堂系列活動。用精心準備的10分鐘讓蘇軾故事走進孩子心間 。以“蘇軾生平”為序,講述其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聚“東坡詩詞”,感受蘇軾筆下的浪漫與豪情;探“東坡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賞“蘇軾書法作品”,驚嘆其深厚書法造詣。為期四天的東坡文化微課堂,不僅為社區小朋友的暑期注入
文化滋養,更讓東坡文脈在
基層生根,為鄉村文化振興添了抹靈動色彩。
情系鄉土解民憂,愛灑鄉村助農興以青春之力,助瓜田豐收。7月16日,當日最高氣溫達35℃。隊員們深入瓜田,在瓜農指導下開展標準的采收西瓜作業,以實際行動助農。汗水浸濕衣衫,笑容卻格外燦爛!隊員們通過農耕實踐,體驗艱辛與豐收,領悟青春真諦:既要扎根課堂,更要
服務鄉土,讓成長在實踐中
開花結果。

8天的志愿服務短暫而充實,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數學學院的同學們用真誠與熱情,為劉家場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個難忘的假期。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知識、文化與奉獻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