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7 關注:
來源:湖北醫藥學院萬眾“醫”心暑期社會實踐隊
陽光穿透科教樓玻璃穹頂,在半身急救模型上灑下斑駁光影。2025年6月27日,湖北醫藥學院“萬眾醫心”暑期社會實踐隊與“暖陽陽陪診”暑期社會實踐隊(以下簡稱陪診隊)在此開展急救技能聯訓活動,通過理論研習、實操演練、經驗互鑒,共同探索“急救+陪診”服務模式的創新融合。

圖為實踐隊員胡俊炎講解CPR的操作流程
“黃金四分鐘是生命倒計時的分秒必爭!”在“萬眾醫心”實踐隊隊長胡俊炎的講解聲中,急救模型前圍起層層求知的人墻。
專業賦能:生命課堂上的知識共振

圖為實踐隊員詹智雯演示CPR的操作流程
在講解示范后,實踐隊員帶著一組陪診隊員做一遍CPR(心肺復蘇術),隊員詹智雯以專業手法展示胸外按壓標準動作——雙臂垂直、手掌交疊、頻率精準,配合“1001、1002”的節奏計數,將復雜的CPR流程轉化為可感知的生命律動。圍觀的“暖陽陽”隊員們紛紛舉起手機錄像,有人輕聲復述:“按壓深度5-6厘米,每分鐘100-120次……”

圖為陪診隊員練習CPR
理論教學后,實操環節迅速展開。兩隊隊員混合編組,在模擬人身上交替練習。“手臂再直一些,用身體重量下壓!”“萬眾醫心”隊員余元元半蹲指導,手把手糾正“暖陽陽”隊員的按壓姿勢。隨著練習深入,科教樓大廳回蕩起此起彼伏的計數聲,不同顏色的隊服在急救模型前交織成守護生命的同心圓。
服務升級:急救技能注入陪診溫度
“陪診不僅是全程陪伴,更要成為突發狀況的‘第一響應者’。”活動現場,萬眾“醫“心指導老師張老師的發言引發共鳴。針對陪診服務中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兩隊共同梳理出《陪診急救處置流程圖》,將氣道異物梗阻、心臟驟停等場景的應對方案細化至每個動作節點。“以前遇到患者突發意外,我們只能撥打120干著急。”參與培訓的“暖陽陽”隊員感慨,“現在掌握了海姆立克法和CPR,感覺自己真正能成為患者的‘安全墊’。

圖為實踐隊員練習CPR
星火相傳:讓急救意識照亮更多角落
“急救知識不應是醫學院的‘專利’,而應成為全民的‘生存技能’。”兩隊約定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未來將聯合開展“急救進社區”“技能進家庭”等公益活動,讓專業急救知識通過陪診服務觸達更多群體。
夕陽西下時,科教樓大廳的急救模型已被擦拭干凈,但兩隊隊員的朋友圈里,實操照片與學習心得仍在持續刷屏。這場跨越實踐隊的聯訓,不僅是一次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場關于生命責任的接力——當急救意識在陪診服務中生根,每一個平凡的陪伴者,都可能成為照亮危急時刻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