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綠芽七彩行·童心筑夢齊”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上新聞稿組的新聞稿審核負責人,在參與本次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感悟。
在審核新聞稿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團隊成員們為實踐活動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我們的團隊走進了多個社區和康復中心,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從淮安市營東社區的主題志愿授課,到常州市紅梅東村社區的文化盛宴,再到鹽城德馨醫院青年路兒童康復中心關愛孤獨癥兒童的行動,每一場活動都經過了精心策劃和組織。新聞稿中詳細記錄了志愿者們如何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解紅色歷史、文明禮儀、非遺文化和前沿科技,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大家對于傳承文化、教育下一代的熱情和責任感。

印象深刻的是關于淮安營東社區的新聞稿,其中提到志愿者以紅色動畫片引入紅色文化課堂,用老照片和史料片段還原革命先輩的奮斗場景,這種教學方式成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紅色文化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還有在鹽城為孤獨癥兒童開展的活動,志愿者們通過紅色文化課、非遺手工課和創意美術課,為這些特殊的孩子打開了感知世界的新大門,用耐心和愛心播撒文化傳承的種子。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我們的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希望和夢想的種子,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而新聞稿中對活動細節的描述,也讓我感受到了團隊成員的用心。比如在常州紅梅東村社區的活動中,志愿者通過講述“季札掛劍”的典故,將誠信精神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古老的美德在新時代有了鮮活的體現。在介紹射投蹴鞠等傳統體育項目時,不僅講解了其歷史淵源,還通過讓孩子們親身參與體驗,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這些細節展示了我們團隊在活動設計上的巧思,將文化教育與趣味體驗相結合,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作為新聞稿組的一員,我也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每一篇新聞稿都承載著團隊的實踐成果和精神風貌,需要準確、生動地傳達給讀者。在審核過程中,我會仔細檢查稿件的內容是否完整、語言是否通順、邏輯是否清晰,確保能夠真實地反映活動的亮點和意義。同時,我也會關注新聞稿的傳播效果,思考如何通過優化標題、排版等方式,吸引更多人關注我們的實踐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我們為傳承文化、關愛兒童所做的努力。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不僅看到了團隊的力量,也看到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紅色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支柱,非遺文化是我們的民族瑰寶,將它們傳遞給下一代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的實踐活動,正是在以實際行動踐行這一使命,讓孩子們在了解和體驗中,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我還看到了志愿者們在活動中的成長和收獲。他們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學會了關愛他人、耐心傾聽,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這些寶貴的品質將伴隨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而我作為新聞稿審核人,在這個過程中也鍛煉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文字處理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回顧整個實踐過程,雖然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新聞稿的撰寫風格不一致、部分內容不夠生動等,但我們通過及時溝通和培訓,不斷改進和完善。每一次看到經過自己審核的新聞稿發布出去,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好評,心中都充滿了成就感。我相信,這些新聞稿將成為我們實踐活動的珍貴記錄,也將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傳承和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努力,為團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綠芽七彩行·童心筑夢齊”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