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實踐隊赴韓營行政村開展鄉村振興調研:聚焦發展現狀,共話振興路徑
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號召,深入基層了解村莊發展實情,7月5日至20日,青春實踐隊一行前往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關廟鎮韓營行政村,開展了為期15天的鄉村振興專題調研。實踐隊通過與村支書座談、走訪村民、考察產業基地等方式,全面探尋該村在產業、治理、民生等方面的發展密碼。
產業轉型:從傳統種植到多元嘗試
韓營行政村長期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要產業,村民收入來源單一。

如圖為韓營村種植的玉米,韓玉閣供圖。
近年來,村支書積極探索轉型,引進大棚蔬菜種植項目,帶動20余戶村民參與其中。通過打通與縣城商超的直供渠道,形成“田間到貨架”的快速供應鏈,參與戶年均增收約3000元。不過,目前產業規模較小,且缺乏深加工環節,抗風險能力較弱,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頸。
暖心服務:把實事辦到村民心坎上
7月6日,志愿者們將服務延伸到村民身邊。他們分組走訪了全村每戶家庭,發放政策宣傳材料,通過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村民需求:有的村民希望增設農業技術培訓,有的建議優化村里的垃圾分類點,還有的反映部分路段路燈損壞……志愿者們一一記錄,形成《村民需求清單》提交給村委會,選取其中建議納入村委會下月工作計劃。

如圖為志愿者分發宣傳政策材料,韓玉閣供圖。
數據賦能:為村委會工作“減負提速”
7月5日上午八點,團隊跟隨村書記在村委會會議室開展了一個短暫的座談會,明確了這幾天的任務。在村委會辦公室,志愿者們首要開展的是數據處理工作,包括核對人口信息等基礎數據并分類梳理,針對部分模糊或重復的記錄,主動向村干部請教核實,確保每一項數據都“有源可溯、有據可查”。

圖為志愿者登基村民用戶信息,韓玉閣供圖。
隨后,他們運用Excel表格、數據庫軟件等工具,將整理好的信息錄入電子系統,建立起分類清晰的電子檔案庫,既方便村干部隨時調取查閱,也為后續政策落實提供了數據支撐。
直面難題:資金人才成瓶頸,多方合力尋突破
調研中,村支書提到當前發展的“攔路虎”:新項目啟動資金不足,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導致人才短缺,部分村民對新產業持觀望態度。目前,村里已申請政府補貼,也在努力向村民講解新產業的好處,期待能獲得更多政策、技術支持,破解發展難題。
此次調研讓實踐隊深刻感受到韓營行政村在鄉村振興中的努力與變化。實踐隊將梳理調研所得,形成詳細報告,為當地政府制定發展策略提供參考,助力韓營行政村在振興路上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