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穿梭山鄉,秭歸橙香飄萬里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泄灘鄉陳家灣村地處長江三峽庫區,是一個因優質夏橙產業而聲名遠播的小村莊。這片富饒的土地孕育出的秭歸臍橙,作為湖北省的特色農產品,深受市場青睞。其中,夏橙作為臍橙家族中的重要一員,憑借其獨特的生長周期和錯季銷售優勢,在調節水果市場季節性供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支柱。
泄灘鄉夏橙今日的輝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夏橙產業的發展遭遇了瓶頸。傳統的采摘與運輸方式高度依賴人力,不僅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秭歸縣境內多山,地形復雜,許多果園分布在山坡甚至山頂,柑橘從采摘地到公路主干道、再到物流集散點的轉運,幾乎全靠人力肩挑背扛。這種原始的作業模式,使得轉運也效率極低,成本居高不下,成為了制約夏橙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痛點”。與此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農村地區年輕勞動力的持續外流,使得本就依賴人力的傳統農業作業方式面臨更為嚴峻的勞動力短缺挑戰,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圖為農戶用背簍摘橙子
幸運的是,科技的發展為陳家灣村乃至整個秭歸縣的夏橙產業帶來了轉機。近年來,無人機助農技術如春風般吹進了這漫山遍野果園,在柑橘產業的多個環節,尤其是采摘后的運輸環節上,得到了革命性的應用。這一技術的普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讓昔日繁瑣的運輸工作變得高效快捷,更幫助果農們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據初步估算,僅此一項,全縣每年即可節省成本近3億元。在秭歸的田間地頭,我們常常能看到無人機輕盈起降的身影,它們如同不知疲倦的“空中搬運工”,將采摘后的夏橙穩穩地從果園運送到公路邊或指定的物流集散點。這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極大地縮短了夏橙從田間到市場的時間,保證了果品的新鮮度,提升了整體供應鏈的效率。更為關鍵的是,無人機不懼復雜地形,能夠在各種天氣條件下持續作業,有效彌補了人力運輸的短板。無人機技術的引入,不僅提升了秭歸臍橙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了農民收入的穩定性,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能。

圖為無人機正在運輸夏橙下山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夏橙的采摘流程以及無人機運輸帶來的實際變化,武漢東湖學院“小橙故事”實踐隊深入陳家灣村的果園,親身感受了這一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全過程。在郁郁蔥蔥的果園里,隊員們仔細學習了如何通過觀察果皮顏色、觸摸果實飽滿度等方式識別成熟的夏橙——成熟的果實通常呈現誘人的橙紅色,果肉飽滿多汁,口感酸甜適中。農戶們耐心地示范了采摘技巧,如何將成熟的果實輕柔地采摘下來,再小心地放入特制的筐中,確保無人機在運輸時能夠安全承載一定重量的臍橙,避免果實受損。隊員們親身體驗了從采摘到運輸的全過程,深刻感受到了無人機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巨大潛力。它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它將農民從繁重而危險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果園的精細化管理和科學養護中,從而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實現臍橙產業的良性循環。

圖為“小橙故事”實踐隊員幫助農戶摘橙子
“小橙故事”實踐隊還采訪了當地操作無人機的飛手。飛手告訴我們:“以前,把這些果子從山上運下來,靠人力,幾個人忙活大半天也運不了多少,又累又慢。現在有了無人機,一個人操作,幾分鐘就能飛一趟,效率高多了,也更安全。政府會專門進行培訓,剛開始學操作有點難,但掌握熟練后,感覺這技術真是個好幫手,不僅幫農戶省了力,也讓我們這些年輕人找到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好機會。”一旁的臍橙種植農戶則感慨道:“這無人機真是幫了大忙!以前摘果子用背簍,山坡陡,背簍又重,非常不安全,現在用無人機運,速度快,損耗小,也安全很多,我們農民輕松了許多,收入也更穩定了,心里踏實。”

圖為“小橙故事”實踐隊員采訪農戶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科技創新無疑是最關鍵、最核心的驅動力。通過積極引入和應用先進的農業科技,沉寂的傳統農業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農村經濟才能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才能得到切實、穩步的提高。
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秭歸臍橙產業無疑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無人機技術本身也將繼續迭代升級,其自動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將與更多現代農業技術,如精準施肥、智能灌溉、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系統等深度融合,逐步應用到柑橘產業的種植、管理、采摘、運輸、分揀、包裝等各個環節,推動整個產業向更加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賦能下,秭歸臍橙這張名片將更加閃亮,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更能穩定走向世界,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來自三峽庫區的甜蜜與品質,也讓更多像陳家灣村一樣的鄉村,在科技與產業的交響中,奏起更加繁榮富裕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