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大實踐團筑牢安全根基:露天礦工程地質與災害防治研學記
時間:2025-07-04 21:08:21 關注:
西安科大實踐團筑牢安全根基:露天礦工程地質與災害防治研學記
安全是礦山發展的生命線。7月3日上午,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在新疆天池能源將二礦啟動首日研學,聚焦礦山安全生產核心課題,通過沉浸式安全培訓與露天礦地質災害防治專題學習,為后續深入礦區實踐筑牢安全認知與專業根基。
安全實訓:叩響礦山實踐“第一課”
在礦區安全培訓中心,實踐團全員完成崗前安全認證。培訓采用“理論+VR實景”模式:安全專家系統解讀《露天煤礦安全規程》,結合典型事故案例剖析違規作業后果;學員通過VR設備沉浸式體驗邊坡坍塌、設備碰撞等險情處置,實操滅火器使用及應急逃生技能。“虛擬場景中滾落的石塊仿佛擦身而過,安全紅線意識瞬間刻進腦海。”實踐團成員張同學在完成坍塌避險演練后感慨道。
地質解碼:戈壁礦山的“滑坡攻防戰”
隨后的工程地質課堂上,礦區首席地質工程師以將二礦為樣本,揭開露天礦地質災害防治的技術內核:
地質透視:解析戈壁特殊巖層結構,闡明斷層帶與軟弱夾層對邊坡穩定的致命影響;
智能監測 :展示邊坡雷達實時監測系統,毫米級位移預警為滑坡風險裝上“警報器”;
工程防御 :詳解抗滑樁+錨索網格的“剛柔并濟”防護體系,配合三維水文模型實現精準疏干排水。
“這里每1°邊坡角優化,背后是數十組巖土力學參數的博弈。”工程師指著礦區立體模型強調。實踐團成員現場操作監測設備,親手采集巖樣分析裂隙發育規律,將課本中的摩爾-庫倫理論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工程實踐。
安全賦能的深層意義
“上午的課程是能源報國之路的必修課。”實踐團指導教師總結道,“從安全規程的敬畏之心到地質風險的精準防控,我們不僅學習技術,更傳承礦山人‘生命至上’的職業信仰。”此次實訓為后續調研智能開采、生態修復等課題奠定了安全認知基礎,彰顯西科學子“以專業守護安全,以科技賦能礦山”的實踐擔當。
作者:楊明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