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投身“新風快樂課堂助成長”,為冬日學習添暖
電頭:中國青年網徐州2月2日電(通訊員 鐘仕翊)
導語:2025年寒假期間,石雪瑩、顧欣悅、張甜雨、王千雨、馬夢瑩等大學生志愿者踴躍參與“新風快樂課堂助成長”志愿活動,為小朋友們開展作業輔導與學業支持。此次活動不僅幫助孩子們攻克學習難關,還讓志愿者們收獲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正文:活動期間,志愿者們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學習難題。面對對數學應用題理解吃力的小朋友,志愿者通過繪制線段圖、列舉生活實例等方法,幫助他們梳理數量關系。輔導語文古詩詞背誦時,志愿者先講解詩詞含義和創作背景,讓詩句不再枯燥,便于孩子們記憶。針對性格不同的孩子,志愿者采取了差異化引導策略。對內向害羞的孩子,給予更多鼓勵和耐心;對活潑好動的孩子,則通過設置學習小目標、組織小組競賽等方式,提升他們的學習專注度。
為擴大活動影響力,團隊中的部分同學負責拍攝教學照片。他們用鏡頭捕捉小朋友們認真思考、踴躍提問的畫面,以及志愿者耐心講解、與小朋友互動的溫馨場景。這些照片經篩選、編輯后發布在活動官方平臺和社交媒體,引發廣泛關注。眾多家長對活動給予高度評價,不少大學生也表達了加入志愿者隊伍的意向。
在整個實踐中,團隊成員分工清晰又緊密協作。負責教學的同學認真備課,積極交流教學心得和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辦法;負責宣傳的同學努力挖掘活動亮點,及時傳播相關信息。大家定期召開總結會議,分享每日工作情況,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在輔導小朋友作業過程中,志愿者學會把復雜知識簡單化,用趣味方式傳授給孩子。面對不同學習能力和性格的孩子,能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從直接告知解題步驟,轉變為引導孩子自主思考,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與小朋友溝通,讓志愿者學會用耐心和親和力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與家長、其他志愿者交流,也讓大家學會清晰、高效地傳遞信息,協調各方資源。志愿者向家長詳細反饋孩子學習情況,并給出針對性建議,贏得家長認可與感謝。

(石雪瑩拍攝)
看到小朋友在幫助下學習進步,臉上綻放笑容,志愿者內心滿是成就感。此次活動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以及部分家庭在孩子學習輔導上的困境,也讓他們更加珍惜自身的學習機會。志愿者們意識到,作為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為社會貢獻力量,哪怕只是微小幫助,也可能給他人人生帶來積極影響。
來自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三環南路云泰悅府的志愿者表示:“初次踏入小朋友的課堂,看到他們滿是求知欲的眼神,我滿懷期待,又有些緊張。我明白自己肩負著幫他們解決學習難題、引導他們進步的重任。”
輔導過程中,志愿者們遇到諸多狀況。有的小朋友理解數學應用題困難,志愿者就耐心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結合生活場景講解,看到他們理解后露出笑容,志愿者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輔導語文作業時,從字詞書寫規范到閱讀理解思路引導,每個環節都需格外細心。
“新風快樂課堂助成長”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雖已落幕,但志愿者的熱情與責任感絲毫不減。未來,他們將持續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活動,為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通過此次活動,志愿者不僅幫助了孩子,自身也在實踐中收獲成長與感動,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擔當與奉獻精神。
作者署名:通訊員 鐘仕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