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引領青年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在實踐中感悟紅色歷史、踐行使命擔當,常州大學紅色實踐小隊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汲取奮進力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走進雨花臺、張太雷紀念館、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回溯紅色足跡。
雨花臺:信仰筑牢精神高地 雨花臺,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安葬著眾多革命先烈。在這里,隊員們漫步烈士陵園,瞻仰烈士紀念碑,凝視館藏史料。從革命志士面對酷刑堅貞不屈的事跡中,深刻體會信仰的力量,明白“為有犧牲多壯志”的無畏擔當,感悟先輩們為理想慷慨赴死的赤誠忠心。
張太雷紀念館:追思先驅革命征程 來到張太雷紀念館,隊員們探尋這位“謀將來永遠幸福”先驅的足跡。館內珍貴文物、手稿,還原其參與創建黨組織、領導革命斗爭的歷程。通過聆聽講解,了解張太雷為革命事業披荊斬棘的壯舉,學習他勇開風氣之先、獻身理想的精神,感悟早期共產黨人“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情懷。
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重溫人民戰爭偉力 走進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宏大的戰役場景撲面而來。隊員們在陳列的武器、支前工具前駐足,從詳實史料里,回溯淮海戰役“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通過參觀戰役復原場景、聆聽支前故事,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磅礴力量,理解“軍民團結如一人”蘊含的制勝密碼,感悟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
活動中,隊員們還圍繞紅色精神傳承,開展交流分享、理論宣講,制作短視頻傳播實踐感悟。通過校園平臺、社交網絡,讓更多人了解紅色地標背后的故事,讓紅色基因在青春講述中延續。
此次實踐,讓隊員們從不同紅色地標中,汲取信仰、使命、團結的力量。新時代青年將傳承紅色精神,把對歷史的敬重、對先輩的追思,轉化為擔當時代重任的行動,以青春之我,為實現民族復興注入紅色動能,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作者:王安揚、夏鳴宇、韓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