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安市大橋畔村村支書振興之路調研報告
發布時間:2025-08-12 關注:
來源:趙善慶 王榮華
一、調研安排?
調研時間:2025 年 8 月 6 日 - 2025 年 8 月 10 日?
調研地點:安徽省六安市大橋畔村?
調研方式:實地走訪鄉村、訪談村支書?
調查對象:大橋畔村村支書、鄉鎮干部、鄉村企業負責人等?
二、調研目的?
本次 “三下鄉” 訪談村支書調研,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緊扣服務基層宗旨,通過與大橋畔村村支書交流,把握鄉村治理現狀,梳理發展實踐,傾聽基層訴求,旨在讓大學生深化實踐認知,同時形成針對性建議,為鄉村幫扶和治理優化提供參考,發揮實踐活動橋梁作用。?
三、調研內容?
1、產業發展?
產業布局與發展:大橋畔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同時也在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村支書帶領村兩委成員引進適合當地的經濟作物種植技術,鼓勵農戶嘗試種植。此外,還在努力吸引外來企業入駐,希望通過企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成果展示:經過努力,部分農戶嘗試種植的經濟作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村民收入有所增加。村內的一些小型加工廠也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為村經濟發展注入了一定活力。?
2、鄉村治理?
村級組織建設:村支書高度重視村黨組織建設,嚴格規范 “三會一課” 制度,積極吸納村里的優秀青年、致富能手等加入黨組織,嚴肅黨的紀律,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發揮黨員作用方面,建立了黨員包片聯戶制度,設立 “黨員先鋒崗”,讓黨員在政策宣傳、產業發展、矛盾調解等工作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在完善村民自治機制上,修訂了村規民約,規范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公開制度,搭建議事平臺,充分保障村民的參與權與知情權。?
村務管理:村務公開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按月公示惠民政策、財務收支、重大事項等內容,村支書親自審核公開內容,及時回應村民的疑問。財務管理采用 “村財鎮管 + 村民監督” 的模式,村支書嚴把審批關,杜絕違規操作。矛盾調解工作依托村里的調解委員會和 “說事評理” 平臺,村支書帶頭參與協調,多數矛盾都能在村內得到有效化解。?
資源整合:在村內資源整合方面,通過宣傳引導和政策支持,推動土地流轉,將零散的地塊集中起來,發展規模化種植基地。同時,引導村民組建專業合作社,整合閑置勞動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統籌集體資金,重點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項目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外部資源對接方面,村支書主動與相關企業、高校和幫扶單位聯系,積極爭取技術支持和項目投資。?
3、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
基礎設施建設:村內主干道已實現水泥硬化,但部分村組之間的支路仍為土路。全村已通自來水和電,供電基本穩定。4G 網絡覆蓋全村,不過部分偏遠區域信號較弱,寬帶普及率約 70%。?
民生服務:村內有 1 所衛生室,配備 2 名鄉村醫生,能為村民提供基本診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新農合參保率達 98%,基本實現醫療保障全覆蓋。村內有一所小學(1-4 年級),保障了村內低年級學生的上學需求。?
政策落實: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村支書都帶頭學習,并通過村民大會、宣傳欄、微信群等方式用村民易懂的語言進行宣傳解讀。組織村干部摸排村民需求,幫助符合條件的村民申請各項補貼和扶持政策,同時跟蹤政策落實情況,協調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問題,確保政策紅利直達農戶。?
村民滿意度:通過與村民交流了解到,村民對村支書的工作總體較為滿意,對村里的發展變化給予了肯定。?
4、生態與文化?
生態保護實踐:村支書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劃定了耕地保護紅線,嚴禁非農占用。積極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努力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雙贏。?
人居環境整治:大力推進 “三清三拆” 工作,清理村內垃圾、淤泥、雜物,拆除亂搭亂建的建筑和 “空心房”。對拆除后的地塊進行合理規劃,部分改建為文化廣場或小菜園。同時,增設垃圾桶,組建保潔隊,定期對村內環境進行清掃,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
文化傳承與活化:村里保留了一些傳統節日習俗,如春節、中秋等節日會有聚餐等活動。村內有 1 個文化活動中心,但日常文化活動相對較少,村民自發組織的文藝活動不多。?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 村莊的發展亮點與存在問題?
發展亮點:大橋畔村地理位置優越,位于六安市近郊,緊鄰城市主干道,交通相對便利。村內水資源豐富,地勢平緩,氣候溫和,適合農作物生長,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村莊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村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存在問題:村莊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傳統農業和外出務工,特色產業發展緩慢,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基礎設施仍不完善,部分村組支路為土路,影響村民出行和農產品運輸;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不足,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公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和醫療資源相對薄弱,難以滿足村民的需求。青壯年大量外流,導致村內勞動力不足,土地撂荒現象時有發生。?
五、調研背景?
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 “三農” 工作的總抓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體現了國家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高度重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農村的發展關系到國家整體的發展大局。當前,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業現代化進程相對滯后,這些都制約著農村的進一步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能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大橋畔村作為六安市近郊的村莊,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正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振興之路,目前在多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六、調研意義?
在這次調研過程中,我們與大橋畔村村支書進行了多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村莊的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狀況、村民生活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等內容,對大橋畔村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調研,我們不僅加深了對農村實際情況的了解,感受到了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帶來的變化,也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這對于我們今后深入研究 “三農” 問題、參與鄉村建設等都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幫助。?
調研人: 趙善慶
2025 年 8 月 10 日?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