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質教育為翼,托舉孩子成長夢想
發布時間:2025-08-03 關注:
來源:大學生之聲
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金山村的夏日,總伴著蟬鳴與稻香。2025年7月4日,一陣清脆的笑聲從科技小院傳出,打破了村莊的寧靜——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微光成炬”實踐隊的14名隊員,正帶著115名孩子在陽光下做手工、探科學、玩游戲。這場為期14天的支教,不僅是教育接力的延續,更是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為鄉村孩子的童年添上了斑斕色彩。
金山村的教育故事,早已埋下伏筆。從村支書沈建華遺憾未能繼續讀書,奔走十年為孩子爭取學習資源,到中國石油大學牽頭建起科技小院,這片土地始終盼著“讓孩子走得更遠”。而西南石油大學微光成炬實踐隊的到來,帶著“不止于課本”的理念,讓這份期盼照進現實。2024年7月3日初到,隊員們便發現,這里的孩子眼里有光,卻鮮少接觸課本外的世界。“要讓他們在動手、探索、協作中找到自信。”帶著這份初心,素質教育的種子在科技小院悄然播下。
實驗課的課堂,總涌動著好奇的浪潮。隊員們帶來的簡易電路裝置、浮力實驗器材,像一把把鑰匙,打開了科學的神秘大門。當導線連接的瞬間,小燈泡“啪”地亮起,學生眼里是止不住的驚喜。在強調安全操作后,隊員們更是讓學生親手實驗,體會科學的無窮趣味。那些曾只在課本上見過的“科學”,此刻成了觸手可及的奇妙。
手工課的桌上,彩紙與夢想一起飛揚。從剪刀裁出的第一縷紙屑開始,孩子們的創造力便如藤蔓般生長。隊員們的指尖帶著耐心,一點點教他們折、剪、粘,那些起初歪歪扭扭的作品,漸漸有了模樣。當孩子們把帶著體溫的剪紙塞進隊員口袋時,掌心的溫度里,藏著比作品更珍貴的信任。實踐隊還與孩子們共同完成了“教育樹” 墻繪,每一個五彩斑斕的掌印,都是孩子們夢想的代名詞。
體育課上,活力與協作共舞。隊員們把“三人兩足”的綁帶系在孩子腳踝,讓“趣味拔河”的繩子連接起吶喊。丟手絹,捉迷藏,當汗水浸濕衣衫時,孩子們的笑聲比蟬鳴更清亮——他們在奔跑中懂得了“一起贏”比“我贏了”更快樂。
14天的時光,在孩子們的作品里悄悄刻下痕跡。教室的黑板上,總有孩子們腦洞大開的畫作。隊員們的手中,是孩子們硬塞的零食。離別那天,科技小院里滿是歡聲笑語,孩子們與隊員合照擁抱,隊員門也寫下最誠摯的祝福。那些一起親手觸摸的科學、用心創造過的作品、并肩奮斗過的瞬間,成為了微光成炬實踐隊最溫暖的回憶。
這場以素質教育為翼的接力,早已超越14天的長度。正如隊員們所說:“我們帶來的不是終點,是讓他們看見遠方的起點。”在金山村的晨曦里,那些在實驗課上亮過的燈泡、手工課上飛過的紙飛機、體育課上喊過的加油,正化作孩子眼里更亮的光,照亮他們走向未來的路。而西南石油大學的名字,也與這份光一起,留在了鄉村教育的長卷里。待風再起時,隊員們留下的點點微光,定會讓金山村的希望如炬火般漫山遍野 。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