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課堂與圖書捐贈活動參與者 王鴻
發布時間:2025-08-29 關注:
來源:山東大學“助力黔行”團隊
星光課堂與圖書捐贈活動參與者 王鴻
清晨,陽光像融化的金子,灑在漢陽街道辦事處,也灑在每個人發燙的心上。今天是“星光課堂”與圖書捐贈活動的日子,作為山東大學助力黔行支教團隊的一員,我懷里抱著的一摞圖書被陽光曬得溫熱,封面上的卡通圖案在風里輕輕顫動,像極了此刻自己怦怦的心跳。
上午的圖書捐贈儀式上,我抱著一摞沉甸甸的書,指腹蹭過磨舊的書脊。清點圖書時發現,有本《昆蟲記》的扉頁被寫上了“贈給星星”,字跡稚嫩卻用力,大概是誰偷偷留下的祝福。孩子們排著歪歪扭扭的隊伍來領書,一雙雙小手接過書時總要先在衣角蹭蹭汗。有個穿涼鞋的小男孩選了本《海底兩萬里》,封面上的鸚鵡螺號在風里輕輕顫動,像要從紙頁里游出來,他翻到潛艇插圖那頁就不肯撒手,指腹反復摩挲著紙面,突然抬頭問我:“姐姐,真的有船能潛到海底嗎?”我還沒來得及回答,王超群教授操控的機械狗突然從旁邊竄出來,搖著“尾巴”做了個轉圈動作,嚇得小姑娘往后縮了縮,隨即爆發出咯咯的笑。原來科技與文字早就悄悄牽上了手——書里的想象正被齒輪與芯片一點點托進現實。
下午在赫章一中的星光課堂,我成了教授的“小助手”。當機械狗第一次完成避障動作時,臺下的驚嘆聲差點掀翻屋頂;當教授拆開機械狗外殼展示內部芯片時,前排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往前探身,椅子腿在地面劃出細碎的聲響;當有同學成功讓機械狗邁出完整的“八字步”時,后排突然爆發出整齊的鼓掌,聲音亮得像劈開云層的光,連窗外的蟬鳴都仿佛停頓了半秒。那些攢動的腦袋、發亮的眼睛、攥緊的拳頭,像無數顆被點燃的星火,在悶熱的教室里連成了片小小的銀河。
結營儀式上,孩子們舉著畫滿機器人的卡紙涌過來。穿校服的男生把畫塞進我手里,背面歪歪扭扭寫著“我要造會飛的機械狗”;一位小姑娘踮腳往我口袋塞野菊,花瓣蹭過掌心,癢得像她剛才咯咯的笑。王教授的機械狗被圍在中間,孩子們輕輕摸著它的金屬外殼,像在觸碰一個易碎的夢。
活動結束后,我坐在返程的車上,看窗外的山影在暮色里流動,摸著口袋里被孩子們塞的野花,突然明白“星光課堂”的意義——我們帶來的不只是機器人和圖書,而是讓他們相信:那些在書里讀到的遠方,那些被科技點亮的瞬間,終有一天會變成腳下的路。而我們這些參與者,不過是替星光送了一程信。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