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東家庭農場的菀坪橘子是吳江本地特色農產品,以皮薄多汁、酸甜適中聞名。走進農場時,連片橘樹長勢正好,青綠色的果實綴滿枝頭。我們首先對橘園進行實地考察,詳細記錄了種植規模、品種特性及現有產銷模式——農場負責人介紹,菀坪橘子雖有口碑,但銷售仍以熟客采摘、本地商超供貨為主,最遠僅能賣到蘇州城區,“名氣傳不遠,銷路拓不寬”是多年的難題。
隨后,我們對農場12名農戶開展一對一訪談,核心聚焦兩點:一是當前銷售的主要痛點,二是對直播助農的了解與接受度。結果顯示,80%的農戶提到“批發商壓價”“旺季人手不足”等問題;而關于直播,多數人僅“聽說過”,有人擔心“不會操作手機”,也有人好奇“真能把橘子賣到外地去?”,但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愿意試試新方法”,這種對新渠道的渴望,讓我們的科普講解更具針對性。
基于考察與訪談結果,我們在農場會議室開展了菀坪橘子直播助農科普活動,內容緊扣農戶需求:
以周邊農戶通過直播銷售草莓的實例,說明“不需要多專業的設備,一部手機、一個支架就能開播”,還展示了簡單的剪輯軟件操作,讓農戶直觀感受技術門檻并不高。建議從“菀坪橘子的百年種植歷史”“太湖邊的生態種植環境”等本地特色切入,制作短視頻預熱,比如拍一段“清晨橘園采摘”的畫面,配文“吳江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先吸引本地粉絲。
針對農戶關心的“快遞怎么發”,介紹了本地生鮮快遞合作方案;對“不會說話怎么辦”,提供了簡單的直播話術模板,如“家人們,這是我們剛摘的菀坪橘子,咬一口全是汁水,現在下單還能享本地包郵”。
此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直播助農的科普不能停留在“講理論”,而要“接地氣”。農戶們在講解中頻頻記錄要點,有人當場拿出手機讓我們幫忙下載直播軟件,這種積極的反饋印證了:只要方法得當,傳統農戶完全能擁抱數字工具。
未來,我們計劃協助農場拍攝首批菀坪橘子的宣傳短視頻,并跟進直播試播,重點解決物流包裝、售后溝通等實際問題。相信隨著直播技術的融入,東東家庭農場的菀坪橘子能突破地域限制,讓更多人嘗到這份來自吳江的甘甜,也讓“小橘子”真正成為帶動農戶增收的“致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