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菀坪橘子園,團隊迅速開啟調研模式。園區約100畝,以蜜橘種植為主旋律,飽滿多汁、甜度在線的果實,卻受傳統銷售渠道掣肘,滯銷隱憂如影隨形。與農戶、居民交流間,發現大家對直播銷售滿懷熱忱,實操卻困難重重:平臺操作流程如 “天書”,內容策劃毫無頭緒,設備使用更是 “摸不著北”,直播助農 “心有余而力不足” 困境凸顯。
針對農戶在直播中遇到的難題,南師大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團隊量身打造了“三步走”實操方案,手把手教農戶學直播:第一步從基礎操作入手,把主流平臺的注冊、開播流程拆解開,一步步教農戶完善賬號信息、設計吸睛封面,幫大家做好直播的“門面功夫”,提升第一眼吸引力;第二步聚焦內容打造,圍繞“直播助農架起城鄉新橋梁”,引導農戶講好橘子種植的故事——從播種育苗的辛苦,到果園一年四季的變化,再到日常勞作的煙火氣,還借鑒“沂蒙二姐”的做法,用實實在在的細節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讓大家更信任;第三步著力提升互動效果,教農戶“黃金三分鐘”開場話術,幫他們快速留住觀眾;指導大家建粉絲群,把客戶沉淀下來,形成“真實展示—建立信任—持續購買”的良性循環;現場還手把手演示設備怎么用,讓農戶從“不敢碰”變成“熟練用”。整個過程中,大學生們全程耐心指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直播技巧教給農戶,讓大家真正學會用新方式賣橘子。
在團隊護航下,農戶開啟直播首秀。鏡頭前,他們真實呈現橘子采摘場景,果肉汁水迸發、酸甜滋味傳遞,瞬間抓住觀眾目光。直播中,團隊化身 “后援團”,實時化解網絡卡頓、話術調整等難題,動態優化直播策略。
實踐成果亮眼:農戶初步掌握直播全流程,2個賬號積累首批粉絲;首場直播售出2000斤橘子,既讓農戶收獲 “真金白銀”,又拓寬銷售渠道,擦亮 “菀坪橘子” 品牌,拉近城鄉消費認知差,讓農產品從 “田間” 直抵 “舌尖” 。
在這次助農實踐中,大學生團隊也看到了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有些農戶剛開始接觸直播,面對鏡頭難免緊張,說話也放不開;直播內容的新鮮點子還不夠多,容易和別人做得差不多;物流配送這些配套環節沒跟上,也讓消費者覺得不夠方便。
接下來,“紅心研墨”團隊打算把“陪伴式”幫扶做得更扎實:同學們會陪著農戶做心理疏導,教大家怎么自然表達,幫著緩解直播時的拘謹;還會一起琢磨有橘子園特色的直播內容,比如把摘橘子、果園小知識編成有趣的短節目;同時聯系物流渠道,讓橘子送得更快更好。團隊還計劃一直探索“農戶+團隊+平臺”的合作辦法,陪著菀坪橘子園把產業做穩做好,用青春力量實實在在為鄉村振興出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