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8-17 關注:
來源:寧波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梅香穿巷,弱羽同巢”實踐團隊
7月3日,寧波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梅香穿巷,弱羽同巢”實踐團隊的年輕身影出現(xiàn)在紅梅與綠梅社區(qū)的活動中心,為孩子們的漫長暑期注入了一股充滿活力的清泉。 他們圍繞安全教育與趣味學習兩大主題,精心設計課程與活動,使原本安靜的活動室瞬間化為一片充滿好奇與歡笑的求知天地。孩子們的笑語歡聲與專注眼神,共同交織成這個夏天最動人的旋律。
安全課,識破陷阱的智慧盾牌
?
圖為?防溺水小課堂。

圖為?校園防欺凌小課堂。
安全課堂上,志愿者們深知空洞說教的無力。他們將知識巧妙融入“實戰(zhàn)”,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筑起防線。當一位志愿者扮演的“陌生人”手持誘人的玩具,用甜蜜的糖果和“帶你去找媽媽”的借口緩緩靠近時,空氣仿佛瞬間凝固了。一個原本嬉笑的小男孩猛地收住腳步,小拳頭下意識地攥緊,清澈的眼睛里閃過一絲警惕的光。他挺起小小的胸膛,清脆而響亮地喊出:“我不認識你!”隨即像受驚的小鹿般敏捷地向后跳開幾步,躲到志愿者身后,小手緊緊抓住了“老師”的衣角。這生動的一幕,將“拒絕誘惑、保持距離”的安全鐵律,深深烙印在每個孩子的心頭。網(wǎng)絡世界的陷阱被搬到了課堂。志愿者們模擬“免費領取游戲皮膚”和“掃碼領紅包”的經(jīng)典騙局。孩子們分成小組,小腦袋湊在一起,七嘴八舌地爭論著。
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眉頭緊鎖,指著“可疑鏈接”大聲質(zhì)疑:“為什么領個皮膚要我的手機密碼?我媽媽說過密碼不能告訴別人!”她的發(fā)言立刻引來一片贊同的附和聲,孩子們在思維的碰撞中,敏銳地捕捉到了話術的漏洞。 隨后進行的安全知識搶答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小手舉得高高的,身體前傾,唯恐錯過答題機會。 “不透露個人信息”、“遇險大聲呼救并找可信賴的成年人”……這些安全準則,在緊張刺激的趣味對抗中,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成為了孩子們手中緊握的、實實在在的“護身利劍”。
趣味英語:在游戲中打開語言魔盒
?
圖為?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
英語課堂則變身為充滿魔力的語言游樂場。漫長的暑期并未冷卻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單詞尋寶”引爆了全場的熱情。小小的活動室瞬間變成神秘的探險叢林。孩子們?nèi)耸忠粡埦€索卡,像機敏的小偵探,貓著腰穿梭在桌椅的“森林”間。一個穿藍色T恤的小男孩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翻開桌墊一角,當“apple”的卡片赫然出現(xiàn)時,他興奮得小臉通紅,高高舉起卡片,雀躍地大喊:“我找到蘋果啦!”不遠處,另一個小女孩對著“zoo”的圖片恍然大悟,激動地拍著手:“動物園!好多動物!”每一次發(fā)現(xiàn)都伴隨著驚呼和純真的笑臉,那是探索未知、收獲新知最純粹的喜悅。
猜詞環(huán)節(jié)將氣氛推向高潮。當孩子們絞盡腦汁,終于用剛剛學會的蹩腳卻勇敢的句子——“Is it an animal? It can catch mice!”——成功猜出志愿者背后“cat”的謎底時,那個猜中的孩子眼睛瞬間亮如星辰,臉上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和自信。這一刻,語言學習不再是課本上枯燥的重復,而是一場充滿驚喜與成就感的探索之旅,自信的種子悄然萌芽。
科學探索:碰撞中初識世界法則
?
圖為科學課上同學們在觀看介紹牛頓擺的視頻。
物理實驗課掀起了探索的高潮,讓孩子們第一次親手觸摸到了物理法則的神奇。
牛頓擺的震撼:志愿者輕輕托起牛頓擺一端光亮的鋼球,放手。“叮——!”一聲清脆悅耳的金屬撞擊聲響起,最末端的鋼球應聲彈起,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幾乎達到了初始的高度。剎那間,教室里鴉雀無聲,所有孩子的小腦袋齊刷刷地轉(zhuǎn)向?qū)嶒炁_,十幾雙眼睛瞪得溜圓,寫滿了不可思議。 “哇——!”短暫的寂靜后,驚嘆聲如潮水般涌起。
好奇與親手驗證:“為什么那邊的球自己飛起來了?”一個孩子急切地指著末端彈起的小球。“為什么它們撞來撞去,最后兩邊還是一樣高?”另一個孩子指著對稱彈起的擺球,小臉上滿是困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分組嘗試。他們的小手小心翼翼地調(diào)整著擺球的數(shù)量,屏息凝神地觀察著每一次撞擊后能量的傳遞。每一次“叮當”聲響起,都伴隨著緊張的注視和隨之而來的歡呼或思考。 當一個孩子嘗試只用兩個球撞擊時,看到能量精準地傳遞到最后一個球并彈起,他忍不住興奮地跳起來:“真的傳過去了!”那清脆的金屬撞擊聲,仿佛一柄小錘,輕輕敲開了物理世界神秘大門的一道縫隙,讓“動量守恒”這個抽象的概念,第一次在孩子們專注的目光和親手操作的觸感中,變得如此真切可感。原來,世界運轉(zhuǎn)的奇妙法則,就蘊藏在這韻律般的擺動與清脆的碰撞之間。
尾聲:薪火相傳的約定
?
當實踐行程至尾聲,分享會上,孩子們紛紛訴說自己的收獲。有的驕傲展示自己用英語寫下的安全提示卡,有的興奮比劃牛頓擺碰撞實驗的神奇,有的則牢牢記住網(wǎng)絡詐騙的破解技巧。依依惜別之際,孩子們稚嫩的心聲最為動人:“哥哥姐姐,明年暑假你們一定還要來啊!”“我還想和你們一起做實驗!”他們拿出自制的卡片,鄭重寫下名字與祝福,貼在精心準備的“友誼長存”簽名板上。小小的社區(qū)活動室,此刻承載著沉甸甸的溫情與不舍。
社會實踐的結(jié)果不僅是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知識的種子,更是大學生們反哺社會的生動課堂。當孩子們澄澈的眼中映照出安全意識的星光、求知探索的火焰時,年輕志愿者們的內(nèi)心也悄然生長出一種沉甸甸的責任與力量——原來教育是火炬的傳遞,是心靈與心靈間最純粹的照亮。
實踐團隊的旗幟終將傳遞下去。它承載的不僅是課程,更是一代代學子對社會的責任承諾——當孩子們再次踮腳張望,那抹熟悉的青春身影必將如期而至,帶著嶄新的知識火種,助燃他們對成長的無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