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淮大地的紅色版圖上,太湖縣猶如一顆閃耀的明珠,承載著革命歲月的崢嶸記憶與千年文明的深厚積淀。為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2025年7月23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點亮八皖”一實踐團成員走進太湖縣博物館,在文物與史料的交響中,開啟了一場兼具歷史厚度與精神溫度的實踐研學之旅。
圖為太湖縣博物館大門
初見太湖縣博物館,仿徽派建筑的白墻黛瓦在陽光下格外醒目,4000平方米的建筑體量里,藏著太湖大地的千年故事。館內1800平方米的陳列展覽區劃分成5個主題展廳,從史前文明到近代革命,從民俗風情到文化傳承,四大功能區域清晰勾勒出歷史脈絡與參觀動線,讓實踐團成員剛踏入館內,便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厚重感。
在通史展廳內,時光仿佛按下了倒流鍵。石器時代的砍砸器帶著原始先民的生活印記,商周青銅器的繁復紋飾訴說著禮樂文明的輝煌,明清字畫的筆墨間流淌著文人風骨……一件件文物串聯起跨越千年的文明長卷,讓成員直觀感受到太湖縣作為古皖文化重要節點的歷史地位。志愿者駐足在一件宋代瓷器前,仔細觀察著釉色的流轉:“這些文物就像會說話的歷史書,讓我們看到了家鄉土地上曾經的繁華與智慧。”
轉角進入“紅色記憶”展廳,氣氛瞬間變得莊嚴肅穆。泛黃的照片、珍貴的文獻、復刻的革命場景,無聲卻有力地還原了那段烽火歲月。墻上“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標語依然醒目,展柜里新四軍的軍號仿佛還在回蕩著沖鋒的指令,史料中記載的太湖兒女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故事,讓實踐團成員深受觸動。“原來我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歷過這么多艱苦卓絕的斗爭,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太珍貴了。”實踐團成員在參觀筆記上鄭重寫下感悟。
圖為紅色記憶展
圖為志愿者參觀紅色記憶展
太湖縣的紅色基因早已融入血脈。這片土地上,紅軍曾留下轉戰的足跡,新四軍曾在此開展游擊斗爭,無數太湖兒女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求解放,用熱血染紅了皖山皖水。博物館里的每一份史料、每一件實物,都是這段光榮歷史的生動注腳,讓實踐團成員深刻理解了“紅色沃土”的真正含義。
走出博物館,午后的陽光溫暖而明亮。實踐團成員圍坐在一起分享感悟,從史前文物的文明傳承到革命史料的精神洗禮,大家的討論熱烈而深入。“這次參觀讓我明白,紅色基因不僅是歷史記憶,更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動力。”實踐團成員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更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學習和實踐中。
此次太湖縣博物館之行,是“點亮八皖”實踐團探尋紅色足跡的重要一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實踐團成員不僅觸摸到了太湖大地的文明脈搏,更深刻感悟到了紅色精神的時代價值。青春的腳步仍在繼續,紅色的火種已然傳遞,這群青年學子將帶著這份收獲與感動,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道路上堅定前行,讓青春在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