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場域的立體探索
時間:2025-07-27 18:30:46 關注:
2025 年 7 月 4 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紅心研墨” 團隊于無錫市錫山區港下城市書房開啟青少年教育實踐,以 “多感官互動” 為特色,融合語文情境解詞、數學模型演示、讀書光影扮演及熒光繪畫等環節,助力十余名孩子在沉浸式體驗中實現知識與想象的共生成長。
實物教具解詞,動態水流推演
清晨的城市書房里,穿藍色背帶褲的小男孩趴在長桌上,彩筆尖在筆記本角落勾勒出霸王龍的輪廓,恐龍尾巴尖不小心蹭到了鄰座的橡皮。語文輔導區中,志愿者劉女士從帆布包取出青瓷盤,紅棗與核桃在晨光中泛著油亮的光澤:“‘囫圇吞棗’說的是有人吃棗時不嚼,直接咽進肚里 ——” 她仰起頭模仿吞咽動作,喉結輕輕滾動,“猜猜后來發生了什么?” 扎雙馬尾的小女孩突然舉手,鉛筆在練習本上劃出墨痕:“會消化不良!我奶奶說過,吃東西要細嚼慢咽!” 劉女士笑著點頭,從布袋里取出一顆核桃:“讀書就像吃核桃,得慢慢剝開硬殼,才能嘗到果仁的香甜。” 當雙馬尾小女孩用指甲剝開核桃時,碎屑落在 “囫圇吞棗” 四字旁,她立刻在筆記本畫下吐棗核的小人,小人的嘴巴里還叼著半顆核桃,旁邊用拼音歪歪扭扭地標注:“要嚼碎,不能急!”數學區的透明量杯折射著晨光,志愿者孫先生將礦泉水注入帶刻度的玻璃瓶:“單管注水 5 分鐘注滿,若同時開啟排水管呢?” 穿條紋衫的男孩突然倒扣量杯,水花濺濕了草稿紙上未畫完的機器人 —— 那是他用幾何圖形拼接的 “解題助手”。“如果兩個水管一起工作,水位變化是不是更復雜?” 孫先生笑了笑,又取出帶孔的漏斗:“那我們模擬兩個管道,一個進、一個出。” 孩子們輪流操作,當看到水流從進水口注入、又從漏斗孔緩緩流出時,穿紅背心的小男孩猛地跳上椅子,塑料尺敲在黑板發出脆響:“我知道了!凈流速 = 進水速度 - 出水速度!” 橙色粉筆標注的進水箭頭與藍色排水箭頭在黑板上交錯,宛如兩股水流在算式中真實碰撞,在公式旁畫了只踩著平衡車的小貓,車輪還特意用箭頭標出旋轉方向,引得鄰座女孩咯咯直笑。
角色扮演分享,光影卡片互動
讀書分享會在地毯區開始,陽光照在孩子們的書上。一個小男孩舉著《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生火時,肯定吹得腮幫子疼。” 他把椅子當山洞,用鉛筆盒當火石,引得孩子們跟著吹氣。小女孩抱著《夏洛的網》,聲音發顫:“夏洛死的時候,威爾伯會想她嗎?” 她從口袋里掏出毛線,織了個小網,旁邊的女孩們幫忙繞線。戴眼鏡的男孩展示昆蟲卡片:“這是蟻后,像個大國王。” 他用尺子指揮,卡片影子在墻上變成螞蟻王國。
優缺點自剖,職業藍圖暢想
主題課程中,志愿者宋女士讓孩子們寫優缺點。穿碎花裙的女孩在便簽上畫了哭臉:“我怕高。” 宋女士指著宇航員照片:“怕高的人可能更謹慎,適合做宇航員。” 她播放太空站視頻時,穿恐龍 T 恤的男孩說:“我想當找恐龍化石的宇航員。” 宋女士翻開考古學家工作照:“科學家在沙漠找化石,就像在地球的‘太空’里探險。” 孩子們的筆記本上出現各種職業漫畫,有給云朵寫信的 “天空郵差”,還有給書本講故事的 “文字媽媽”。
甜筒卷畫塑形,熒光星群添彩
繪畫環節以 “夏天的冰淇淋” 為主題,穿黃色 T 恤的女孩把畫紙卷成甜筒:“我的冰淇淋有太陽味。” 旁邊的男孩在冰淇淋上畫了螺旋槳:“這樣能飛到火星。” 穿背帶褲的小男孩畫了個冰淇淋星球,每個房子都是不同口味 —— 草莓味是紅色的城堡,藍莓味是藍色的湖泊。當他用銀色筆描 “火星冰淇淋” 時,同桌的女孩說:“可以加流星醬嗎?” 兩人立刻在畫上撒滿銀粉。
結語:
活動結束時,穿藍色背帶褲的男孩把畫塞給志愿者:“姐姐,這是會飛的冰淇淋飛船。” 志愿者整理畫具時,發現每張畫背后都有字:“今天知道了‘囫圇吞棗’”“想做恐龍味的宇航員”。這場活動通過具象化的知識互動,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放飛想象,也讓志愿者在基層服務中體會教育的意義。

作者署名:通訊員 朱瑤瑤
作者:通訊員朱瑤瑤 來源:大學生之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