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映白袍,仁心暖鄉梓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鄉村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在廣袤的鄉土大地上,有一群特殊的“健康守護者”與“紅色細胞”——鄉村黨員醫生。他們身披白袍,胸懷黨徽,將救死扶傷的天職與為民服務的宗旨融為一體,是連接黨心民心的重要紐帶。為深入了解基層黨員在鄉村振興、健康中國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探究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生動實踐,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尋英故里,佑踐紅心實踐隊成員于2025年7月7日至8月24日深入新泰市新甫街道辦事處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對黨員醫生蘇明新進行了深度訪談,以期挖掘其事跡背后的精神力量,為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提供鮮活樣本與思考。
一、雙重身份,一顆初心 “我是黨員,也是醫生。穿上白大褂,就要對得起鄉親們的信任;戴上黨徽,更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蘇明新大夫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無數鄉村黨員醫生的心聲。如同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強調要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效能,在鄉村醫療這個關乎群眾最切身利益的領域,黨員醫生的先鋒模范作用尤為重要。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蘇醫生蘇裕供圖
為筑牢基層醫療衛生網底,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政策,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而黨員醫生,正是這些政策在鄉村落地生根的關鍵執行者與推動者。他們不僅是醫療技術的提供者,更是黨的政策在基層的“宣傳員”和“播種機”。在蘇明新大夫的診室里,除了必要的醫療設備,還醒目地擺放著黨報黨刊和健康宣傳手冊。在診療間隙,他會耐心向村民解讀最新的醫保政策、慢性病防治知識,甚至結合實例宣講黨的惠民政策,讓抽象的文件精神化作村民聽得懂、感受得到的身邊事。
“組織生活不能耽誤,鄉親們的健康更不能耽誤。”蘇明新大夫分享了他如何克服困難,利用晚上或休息時間參與黨支部學習、主題黨日活動。衛生院黨支部也積極創新形式,將組織生活與業務學習、健康義診、公共衛生服務相結合,例如在“主題黨日”組織黨員醫生進村入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體檢、開展健康講座,讓黨旗在服務群眾一線高高飄揚。這種“黨建+業務”的深度融合,不僅錘煉了黨員的黨性,更直接提升了服務群眾的效能,體現了黨員醫生“雙重身份”下“一顆初心”的堅守。
二、扎根鄉土,情系鄉親 鄉村醫療條件相對艱苦,資源有限,但正是這份“平凡”,映襯出黨員醫生奉獻的“不凡”。實踐隊成員跟隨蘇明新大夫走訪了其負責的村衛生室及部分村民家庭,深刻體會到這份工作的艱辛與價值。
“以前這里就是個‘老三樣’,現在好多了,網絡也通了,能跟縣醫院遠程會診。”蘇明新大夫指著衛生室的設備介紹道。然而,挑戰依然存在:服務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留守老人兒童多、健康意識相對薄弱、全科診療壓力大、晉升發展空間有限等,都是橫亙在面前的現實困難。
圖為蘇大夫講解先進儀器蘇裕供圖
面對這些,黨員醫生展現出了非凡的韌性與擔當。蘇明新大夫分享了一個雨夜出診的故事,他那時候就想著,我是黨員,也是醫生,我不去誰去?”這樣的例子,在蘇明新大夫的行醫生涯中不勝枚舉。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是村民心中的“120”;他熟悉每一位慢性病患者的用藥情況,是行走的“健康檔案”;他耐心開導生病的留守兒童,是貼心的“心理醫生”。這份扎根鄉土、情系鄉親的赤誠,是黨員醫生最閃亮的“名片”,也是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生動體現。村民們信賴他,不僅因為醫術,更因為他胸前那枚熠熠生輝的黨徽所代表的承諾與責任。
三、映照現實,啟迪未來 蘇醫生的經歷,是千千萬萬鄉村黨員醫生的縮影。通過深入訪談與實地觀察,實踐隊認為,鄉村黨員醫生的實踐為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也映射出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課題。
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資源相對匱乏的鄉村,黨員的奉獻精神、責任擔當和組織優勢,是彌補公共服務短板、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力量。黨員醫生群體正是這種價值的集中體現者。其次,“黨建+業務”深度融合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有效路徑。 將黨的組織生活、理論學習與具體的醫療健康服務緊密結合,避免了“兩張皮”現象,使黨建工作有了堅實的落腳點,業務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引領。
無論面臨何種挑戰,鄉村黨員醫生群體以其實際行動證明:在基層,黨的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 他們用仁心仁術守護一方健康,用黨員本色溫暖萬千民心,是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力量,也是基層黨建肌體上最活躍、最貼近群眾的“紅色細胞”。實踐隊將繼續深化研究,總結提煉優秀黨員醫生的精神特質和工作方法,圍繞激勵保障、組織建設、能力提升、科技賦能等關鍵課題,為加強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筑牢鄉村振興健康基石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對策建議,讓黨徽在廣袤田野間、在百姓心坎上,綻放出更加溫暖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