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4日下午3時,山東大學“益” 程山水調研團成員走進東明縣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對東明縣鄉村振興路徑展開深度調研。本次活動聚焦公益項目推動鄉村振興的生效路徑,通過多環節的深入交流,為探索公益與鄉村振興的融合方式積累實踐經驗。“益”程山水調研團成員郭昕妍、辦公室主任朱玉玲經過深度訪談、案例研討等方式,系統考察了公益力量在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民生改善中的創新實踐。

在公益項目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專題交流中,調研團成員與朱玉玲主任圍繞公益項目如何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展開深度探討。朱主任結合東明縣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的工作實踐,詳細介紹了當地通過公益項目扶持鄉村特色產業的具體案例。她提到,部分公益組織與本地中小企業攜手,通過捐贈設備、培訓技術人才等方式,顯著提升了鄉村企業的生產效率,有效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為鄉村產業注入了蓬勃生機。隨后,調研團成員就公益項目在產業扶持中的資金分配、可持續性等問題與朱主任深入交流,共同探尋公益賦能產業振興的內在邏輯與實踐成果。在公益助力鄉村民生改善的成果分享環節,雙方將話題聚焦于公益項目對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的貢獻。調研團成員針對公益項目的覆蓋范圍、實施效果評估等內容積極提問,對公益如何精準對接民生需求、推動鄉村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踐經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此次實踐中,“益” 程山水調研團深入東明縣中小企業發展中心,通過分層級的專題交流與成果分享,系統挖掘了公益項目在賦能鄉村產業振興、改善鄉村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實踐路徑與鮮活經驗。不僅為鄉村振興調研收集了一手資料,也讓團隊成員對公益與鄉村振興的融合有了更直觀、深刻的認識,為探索公益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模式貢獻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