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童心的聲音,走進寧波軌道交通暑期公益托管班小學高段學生的心靈世界
時間:2025-07-22 20:22:12 關注:
7月21日寧波大學滴水行動之甬軌文樞小分隊在寧波軌道交通職工之家暑托班對大班的孩子們進行了一對一的系統訪談,為了更好地了解暑托班兒童對于暑托班的真實想法,小分隊的成員事先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擬定訪談大綱后決定從兒童在暑托班的幸福感、學習體驗、親子關系以及暑托班改進四個維度進行提問,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形式確保訪談內容不偏離主線的前提下給兒童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以獲取更多的信息。
回顧當時的訪談經歷,大班的孩子面對訪談顯然有一些局促與緊張,但是在小分隊成員的溫和安慰下他們很快就調整了回來,變得從容。當被問及在暑托班最開心的經歷時,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卻都殊途同歸。周子易和孫益兩位孩子覺得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和暑托班的同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周天皓小朋友認為上飛盤課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那爭奪飛盤、反擊、獲得勝利時的興奮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不論是與同伴玩耍,還是在飛盤課上的團隊游戲,孩子們最享受的都是與同伴在一起的幸福感覺。在此基礎上,小分隊成員順勢繼續提問,既然在暑托班擁有如此快樂的經歷,孩子們是否喜歡暑托班呢。結果發現對于暑托班有的人喜歡,因為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耍,認識新的朋友,但也有的孩子表示并不喜歡,因為比起上學,暑假在家里的生活更令他感到無憂無慮的自在。
在課程上,甬軌文樞小分隊成員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課程,不同的孩子對這些課程也有不同的學習體驗。周子易表示,水循環的地理知識,還有昨天講的皮影戲之類的知識是她最喜歡的內容,這豐富了她對世界的認識而且非常實用。除此以外,數學也是她感興趣的方面,老師講解的24點解法還有數獨的知識令她印象十分深刻。孫益認為,手工制作扭扭棒非常有意思,她享受自己動手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小玩意的過程。周天皓覺得飛盤課和心理課是他體驗最深刻的,因為在飛盤課上他學會了飛盤這一項新技能,而且感受到了飛盤運動的快樂,而在心理課上他了解到了許多心理效應,這使得他對心理學突然有了極大的興趣甚至想自己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小分隊的成員聽了他的答復十分欣慰,為他推薦了一些心理科普書籍助力他的興趣發展。
在親子關系方面,孩子們表示都知道父母的工作有時會非常地辛苦,希望能夠減輕他們的負擔,而上暑托班讓他們覺得確實這樣可以減少父母對他們在家里的擔心,能夠讓父母更安心地工作。
對暑托班的評價,小朋友們的比喻天馬行空。有的認為暑托班是游樂園,有許多同伴可以一起玩耍;有的則認為暑托班是小校園,要上課但是會比較輕松。周子易熱衷思考,喜歡探索鉆研,所以她希望暑托班之后可以多開展一些數學類的課程讓她更有收獲;孫益熱愛與同伴游戲,她希望可以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同伴合作的內容;周天皓熱愛運動,他希望未來暑托班可以多開展一些體育課程。
孩子們面對訪談,回答認真而確切,甬軌文樞小分隊的成員認真耐心傾聽并記錄了他們的話,此次對大班孩子的一對一訪談,不僅讓甬軌文樞小分隊全面捕捉到了孩子們在暑托班的真實狀態 —— 從與同伴相處的點滴快樂、對各類課程的不同偏好,到對親子關系的細膩理解,再到對暑托班的獨特期待與評價,更清晰勾勒出了暑托班在孩子們暑期生活中的多重意義:它既是孩子們收獲知識、發展興趣的小課堂,也是結交伙伴、享受歡樂的社交場,更是分擔父母壓力、讓家庭安心的 “臨時港灣”。
這些來自孩子的心聲,為暑托班未來的課程設計、活動安排提供了最直接、最珍貴的參考依據,讓后續的暑托服務能更貼合孩子們的需求與成長節奏。同時,訪談本身也成為一次傾聽兒童內心世界的溫暖實踐,印證了唯有走進孩子的視角,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需求,讓各類關愛與教育舉措更具溫度與實效。而這份對孩子們真實想法的記錄與回應,也讓寧波大學滴水行動的意義得以延伸 —— 不僅是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的暑假,更在努力搭建一座連接需求與服務的橋梁,讓每一份付出都能精準抵達孩子們的成長軌跡中。
作者:甬軌文樞小分隊 來源:寧波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