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青同行石榴情?逐夢兩路礪青春”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郭勒木德鎮幸福小區與特布登老爺爺展開調研訪談。這場跨越代際的對話,讓“兩路”精神在鮮活的故事中愈發清晰,也讓實踐團隊對這一精神的傳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圖為郭勒木德鎮幸福小區“優秀共產黨員”特布登老人
“兩路”精神誕生于川藏、青藏公路修建歷程,凝聚著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軍民團結與民族團結的深厚內涵。此前,團隊對這一精神的認知多限于文字表述,而作為親歷者的特布登老爺爺,以親身經歷為大家搭建起理論與現實的橋梁,讓抽象的精神有了可感知的溫度。老爺爺談及筑路時期的艱辛,極端環境下筑路者的執著堅守,讓團隊成員對“艱苦奮斗”有了具象理解。大家意識到,這種精神并非遙不可及的歷史符號,而是能融入日常的力量,紛紛表示將以之激勵自己直面學習與生活中的挑戰。在民族團結的話題上,老爺爺的講述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兩路”作為民族紐帶的意義。當被問及作為蒙古族黨員如何看待“兩路”精神中的民族團結時,特布登深情地說:“我們蒙古族有句老話,‘團結的羊群不怕狼’。‘兩路’就像一條紐帶,把各民族緊緊連在一起。作為黨員,我們更要帶頭維護民族團結,讓‘兩路’精神在各民族心中生根發芽。”

圖為實踐隊員與特布登老人訪談交流
訪談結束時,特布登老人握著實踐團隊成員的手說:“年輕人,‘兩路’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你們要好好學、好好傳,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特布登老爺爺對年輕人傳承“兩路”精神的殷切囑托,讓隊員們備受鼓舞。此次交流不僅加深了團隊對“兩路”精神的理解,更推動大家在思想認知上實現躍升,為今后傳承精神、擔當使命筑牢了根基。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特布登老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