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驕陽炙烤著閩南大地,福建省泉州市蓬萊鎮進來學校成長中心內卻是一片歡騰的海洋。7月15日下午,福建農林大學“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在此舉辦了一場以“趣味體育,文化同行”為主題的“2025年暑假夏令營趣味體育文化活動節”。橫幅高懸,笑語飛揚,孩子們在精心設計的體育文化項目中奔跑協作、揮灑汗水。一張張曬得微紅卻洋溢著純粹快樂的笑臉,成為這個夏日鄉村校園最美的風景。這不僅僅是一場歡樂的聚會,更是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精準滴灌鄉村教育沃土、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動實踐。
智慧協作 趣味闖關錘煉品格活動以團隊協作的游園打卡形式展開,五人一組,手持集章券,在成長中心的各個教室間開啟了一場智慧與體能的趣味挑戰。圖書館作為起點,發放承載著期待與規則的集章券,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
“吹球過河”凝神聚氣:在教室一,孩子們屏息凝神,鼓起腮幫,小心翼翼地推動著小小的乒乓球在水杯間“乘風破浪”。每一次成功的接力跨越,都伴隨著隊友們興奮的擊掌與歡呼,專注力與肺活量在無形中得到鍛煉。
“卡牌風云”謀定后動:教室二的“卡牌風云”則是一場策略與記憶的雙重考驗。五米之外,小隊員們如離弦之箭,奔跑、翻牌、判斷、調整,只為將1至9的數字牌按順序精準翻開。緊張的氛圍下,團隊的溝通與協作意識悄然生長。
“兩人三足”攜手同心: 教室三的“兩人三足”,一根彈力繩緊緊系住的是伙伴們的腳踝,更系緊了彼此的信任與默契。孩子們喊著口號,相互扶持,協調步伐,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力邁進,深刻體會著“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的道理。
“搶凳角逐”敏捷應變:教室四的“搶凳子”環節扣人心弦。音樂聲起,孩子們圍著凳子靈活跑動。音樂驟停,瞬間的爆發與敏捷決定成敗。小小的空間里,競技的緊張與純粹的快樂交織升騰。
“方寸之間”聚力克難:教室六的“踩報紙”將合作與平衡藝術推向高潮。隨著代表們石頭剪刀布的勝負,腳下的報紙一次次被對折縮小。孩子們緊緊相擁,金雞獨立,在方寸之地為團隊的榮譽咬牙堅持。那份堅持到底的韌勁與成功的歡呼,穿透門窗,響徹校園。
圖為實踐隊員發放集章券 王晶攝
印記生香 激勵褒獎滋養成長活動策劃深諳教育激勵之道,精心設計的積分兌獎體系貫穿始終,讓每一次努力都看得見回響。教室七的兌獎區最終成為喜悅與收獲的匯聚之地。
依據團隊總積分,象征榮譽的一、二、三等獎花落各家。實踐隊伍準備的獎品各色各樣,植物盲盒開啟探索自然的綠意與驚喜;荔枝扇子為夏日送來縷縷清風;熊貓積木啟迪空間思維;熊貓線裝本與荔枝書簽則承載著知識的樂趣與閱讀的印記。尤為暖心的是,每位全程參與六個項目的孩子都獲得了一份參與獎。五年級的林同學緊緊握著獎品,笑容比陽光還燦爛:“和伙伴們一起闖關太有意思了!不僅贏了比賽,還收獲了喜歡的扇子!”這些沉甸甸的獎品,不僅是對團隊協作與個人努力的即時肯定,更是趣味文化體驗留在孩子們心田的甜蜜印記,滋養著他們的成就感和對文體活動的熱愛。
圖為孩子們在兌獎 吳一虹攝
潤物有聲 春風化雨啟迪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精心設計的趣味活動,讓體育與文化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如春風化雨般,真正浸潤孩子的心靈,內化為成長的養分。”實踐隊隊長曾亦朵在活動后深有感觸地表示,“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強健體魄、錘煉意志、感受團隊協作的力量,這本身就是一堂生動深刻、無可替代的成長必修課。”持續深化拓展三下鄉活動內涵,創新形式載體,讓更多優質、多元的文體活動如源頭活水般,源源不斷地流入廣袤的田野鄉間,滋養鄉村孩子們健康、快樂、全面地成長。這不僅是點亮鄉村教育星空、增添亮麗色彩的務實之舉,更是為民族的未來涵養健康體魄、健全人格、昂揚精神的筑基工程。
(通訊員:盧曉茹、王韻迪、盧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