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之美,不僅在課堂講授,更在實踐體驗。7月15日下午,安溪縣蓬萊鎮進來學校青少年成長中心內,一場由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農旅煥新,育苗筑夢”實踐隊主辦的“玩轉蓬萊·快樂動起來”體育文化節活力啟幕,如一陣勁風,為鄉村校園拂來別樣生機,以五人組隊闖關的新穎形式,豐富當地學子暑期生活,填補鄉村課外教育空白,讓孩子們在親身參與中,領悟成長真意。
以趣為橋,搭建實踐育人新舞臺鄉村教育長期受限于課外活動資源,此次體育文化節卻另辟蹊徑,以趣味游戲為橋梁,搭建起實踐育人的新舞臺。精心設計的項目里,“吹球過河” 讓孩子們在反復嘗試中,學會把控呼吸、專注目標,抗挫折力于一次次挑戰中悄然萌芽;“卡牌風云” 借按序翻牌規則,將團隊分工與記憶力訓練巧妙融合,讓策略思維落地生長;“兩人三足” 時,綁腳奔跑的跌撞與同步前進的默契,把協作意識深植于心。

(圖為兩人三足游戲現場,吳一虹攝)
賽場傳真,游戲詮釋成長真諦“我們平時很難開展這樣豐富的活動,大學生們帶來的不僅是道具和流程,更是‘玩中學’的教育思路。孩子們在‘踩報紙’里為了站穩互相遷就,在‘搶凳子’里學會遵守規則,這些都是課本外的重要成長。” 進來學校青少年成長中心館長柯明川感慨道。活動現場,“搶凳子” 游戲緊張刺激,音樂驟停時的迅速反應,讓競爭與歡樂交織,詮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的淺顯道理;“踩報紙” 環節,答錯組對折報紙后堅守的模樣,演繹著團隊共擔、絕不放棄的力量,恰似 “人心齊,泰山移” 的生動注腳。從成長中心圖書館發券開啟挑戰,到各教室游戲闖關積累收獲,再到教室七兌換獎品,流程清晰又滿是期待。棒棒糖的甜蜜、熊貓線裝本的別致,是努力后的犒賞,更是成長的具象見證。

(圖為搶凳子游戲現場,吳一虹攝)
青春賦能,點亮鄉村教育未來這場體育文化節,是青春力量與鄉村教育的美好相遇。實踐隊以創意活動為筆,書寫鄉村課外教育新篇,讓孩子們收獲歡樂、友誼與成長。當鄉村校園被體育節點燃,成長之花因青春力量愈發嬌艷。期待未來更多活力注入,讓鄉村教育畫卷更絢爛,讓孩子以實踐為翼,將“知行合一”化逐夢底氣,書寫精彩篇章 。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榮獲第一名的孩子們以及進來成長中心館長柯明川合影,吳一虹攝)
(通訊員:鄭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