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描繪“千萬工程”新畫卷的時代號角下,盤活鄉村沉睡資源、激活發展內生動力成為關鍵命題。七月初,浙江農林大學“竹韻溪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奔赴湖州市安吉縣報福鎮深溪塢村,聚焦村內極具潛力的兩處閑置空間——老木板廠與湯家山觀景平臺,開展深入調研與創意設計探索,以青春智慧賦能鄉村空間煥新,助力深溪塢活化閑置空間,繪就產業新圖景。

深溪塢村村域面積36.4平方公里,是報福鎮域內面積最大的村莊。這里峽谷縱橫,緊鄰浙北之巔龍王山,一條道路直通自然保護區,生態稟賦得天獨厚。然而,與許多鄉村相似,深溪塢也面臨著人口結構挑戰:1400余村民中常住僅800多人,老齡化趨勢明顯,年輕力量多以外來創業者為代表,他們投身于蓬勃發展的民宿行業。團隊在與村委童云飛書記、王蘇明主任的座談中深入了解到,該村產業已深度轉向旅游,村內現有百余家民宿、農家樂,經歷多次迭代升級,特別是2023年通過鄉村公共社推動,五十余家民宿成功轉型為高端精品,山喜咖啡等新業態亦成為引流亮點。

本次調研的核心目標——老木板廠與湯家山觀景平臺,正是深溪塢亟待喚醒的關鍵節點。針對承載著歲月痕跡的老木板廠,村委提出了具有導向性活化需求。村委表示,目前深溪塢村已有咖啡店業態,希望能夠打造引領潮流、有效引流的業態。聽村委介紹,該區域因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已是游客自發觀星、賞日出日落的理想場所,但尚未形成配套業態。這為“竹韻溪創”團隊提供了廣闊的創意舞臺。

湯家山具有地理位置優勢,視野開闊,可三面觀景。村委明確希望在此打具有標志性的建筑與觀景平臺,并特別提及“觀星”作為潛在業態的適配性。村委期待看到從底層逐步登高、極目遠眺的動態視覺效果設計,為未來引資建設提供直觀藍圖。

座談中,團隊還深入了解了村莊業態分布現狀及未來規劃重心,尤其關注竹產業在空間更新與業態聯動中的可能性。村委強調,村民居住分散,現有旅游配套設施主要服務于游客需求。

此次深溪塢之行,“竹韻溪創”團隊完成了兩個目標場地的測繪、影像記錄與環境分析,通過與村委的交流,明確了村莊現狀、特點與需求。這些都將為后續的具體規劃設計墊實基礎。“竹韻溪創”團隊以專業實踐的方式推動閑置空間的利用活化,為激活產業潛能貢獻青春智慧。

以設計喚醒沉睡資源,用創意賦能鄉村振興。竹韻溪創,實踐繪就深溪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