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紀念館研學新聞稿
時間:2025-07-16 18:58:24 關注:
青春尋訪紅色足跡,傳承二七精神
鄭州7月1日電(通訊員 韓浩南)2025年7月,二七紀念館研學小組團隊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鄭州二七紀念塔及二七紀念館開展暑期紅色實踐之旅。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讓團隊成員們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運動歷史,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
7月1日下午1:30,團隊成員們抵達二七紀念塔。作為鄭州的地標性建筑,二七紀念塔不僅是城市的文化符號,更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重要歷史見證。團隊成員們跟隨講解員的引導,參觀了塔內的展廳。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壯烈歷史。泛黃的老照片、銹跡斑斑的工具、烈士們的遺物,無不讓人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的艱辛與偉大。
團隊成員宋鵬媛在參觀后感慨道:“站在二七紀念塔前仰望,這座雙塔聯體的中國第一座革命文物建筑以沉默的姿態訴說著1923年的血色黎明。展廳里發黃的罷工宣言手稿上,‘爭自由,爭人權’的字跡依然力透紙背,斑駁的鐵路信號燈在玻璃柜中凝固著百年前的驚心動魄。”她進一步表示,通過多媒體沙盤的展示,紅色星火沿鐵路干線次第亮起,讓她深刻體會到二七精神不是凝固的標本,而是奔涌在當代建設者血脈里的基因密碼。
團隊成員李嘉棟也深有感觸:“二七塔高聳入云,象征著工人階級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紀念堂內陳列的文物和照片,生動再現了‘二七大罷工’的壯烈場景。站在塔頂俯瞰城市,不禁感慨今日的繁榮來之不易。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隨后,團隊成員們前往二七紀念堂,進一步深入了解“二七大罷工”的歷史背景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紀念堂內陳列的文物、照片和雕塑,生動再現了當年工人們不畏強權、英勇抗爭的場景。團隊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
團隊成員韓浩南在參觀后寫道:“踏入鄭州二七紀念館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館內陳列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看到了京漢鐵路工人使用過的工具,它們雖已銹跡斑斑,卻依然散發著堅韌不拔的氣息;我還看到了‘二七’大罷工時工人領袖的遺像,他們眼神堅定,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那段血與火的歷史。”
下午4:30,參觀活動圓滿結束。團隊成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感悟,踏上了歸程。此次參觀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二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團隊成員李忠臣在心得中寫道:“此次實踐將青馬班理論學習具象化: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在工人運動中煥發實踐光輝,黨的組織領導成為凝聚群眾的核心。先烈以生命爭取權益,今日繁華是對他們最好的告慰。”他進一步表示:“作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我將以行動踐行初心:堅定理想信念,用理論武裝頭腦;錘煉本領,投身鄉村振興、科技創新一線;發揚斗爭精神,在基層服務中勇擔重任。
團隊成員何連碩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站在塔頂,俯瞰著車水馬龍的二七廣場,我思緒萬千。百年前,這里曾是工人階級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起點;如今,這里已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嗎?”他堅定地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二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歷史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參觀結束后,二七紀念館研學小組在二七塔前舉行了莊嚴的宣誓儀式,重溫入黨誓詞,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此次參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將激勵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作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此次參觀活動,讓團隊成員們深刻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他們將以此次參觀為契機,繼續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力奔跑,讓青春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何連碩 來源: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