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進士故園,溯書院文脈
實踐隊以吉安中國進士文化園為起點,從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入手,追溯吉安書院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了解其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當地文教事業的深遠影響。隊員們在晚上的研討會中分享了自己對書院文化的感悟與思考,表示要結合專業所學,力求將書院文化的厚重底蘊通過數字化手段得到完美呈現。

圖為實踐隊員開展學習心得分享會
古檐駐影,殘卷凝香
廬陵縣學中,隊員們駐足于古樸的書院建筑前,細細品味著墻上斑駁的歷史痕跡。瀏覽其中的書籍,同學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書院文化的深厚內涵。廬陵縣學作為廬陵地方官辦教育機構,其歷史可追溯至宋代,歷經各朝修繕沿革,至今仍存續著先賢的智慧,見證著廬陵文脈的綿延不絕,構筑廬陵 “文章節義之邦” 的文教根基。

圖為實踐隊員在廬陵縣學
訪渼陂古村,喚歷史塵煙
青年們逐一探訪渼陂古村的多個書院,聆聽先賢智慧,細品碑文墨香,感受千年文脈的厚重與深邃,探討數字化傳承的新思路,讓古老書院在科技賦能下煥發新生。廬陵的書院,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精神的燈塔。每一磚一瓦,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智慧的光芒。 
圖為實踐隊員在渼陂古村進行調研
實踐隊員在渼陂古村進行調研實踐隊在吉安的“初探”,不僅是對歷史的一次尋根,更是對未來文化傳承的一次深刻思考。從廬陵縣學斑駁墻影里窺見科舉時代的書聲,到古街老巷的青石板上聆聽歲月沉淀的故事。每一步都是千里之行的延續,每一天都是偉大時代的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