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與光同行”中華文化傳承團,來到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中越邊境——東興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團隊來到位于東興鎮公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鐘竹筠紀念館,通過紀念館內的史料、圖片等實物載體,直觀、深入地了解鐘竹筠的革命事跡,近距離感受其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隨后開展以“傳承革命精神,創新黨的理論”為主題的宣講,邀請社區群眾參與其中,由團隊成員余慧嫻同志負責做宣講深入學習鐘竹筠的事跡以汲取力量。社區群眾表示通過本次深入學習,了解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中堅守信念、迎難而上的精神,無論是參與社區治理、鄰里互助,還是立足崗位踏實工作,明白平凡崗位也能踐行責任。團隊成員表示通過本次深入學習,在實際生活中應踐行擔當精神,勇于承擔責任,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努力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如同鐘竹筠在革命工作中不畏艱難,積極開展工作。



接著,團隊踏入中越人民友誼公園,穿過湖上的拱橋和中越邊防部隊友誼林,來到東興支部成立紀念碑前。東興支部紀念碑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更是邊境地區黨員干部進行黨性教育的重要基地。透過石碑,隊員們深切了解到,先輩鐘竹筠曾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以無畏的勇氣沖破重重阻礙,在邊境大地播撒革命真理的火種。而作為后輩,隊員們從這份厚重的歷史中讀懂了“初心”的分量,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實踐中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紅色基因在接力中代代相傳?,F場,黨員同志們整齊列隊,面向紀念碑莊嚴舉起右拳,進行入黨宣誓,鏗鏘誓言回蕩在公園上空,既是對革命先輩的告慰,也是對初心使命的鄭重承諾。


離開友誼公園,團隊來到東興口岸開展的“擦拭界碑憶初心,青春護邊擔使命”主題團日活動。團隊成員們認真仔細擦拭界碑上的塵土。界碑在革命歷史中與先輩的抗爭緊密相連,這一活動著提醒青年銘記先輩為領土完整付出的犧牲。接過歷史接力棒,讓革命精神在青年中落地生根,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



鐘竹筠的革命事跡是一部生動的教材,讓團隊深刻感受到先輩們為理想和信念奮斗的偉大精神。黨的創新理論是指引人們前行的燈塔,照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傳承和弘揚偉大革命精神,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廣大青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余慧嫻
圖片:傅永高 楊 楊
指導老師:陳麗金 張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