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緬懷地震遇難同胞,厚植愛國情懷,7月13日,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首先抵達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曾經繁華的縣城在地震的巨力下變得滿目瘡痍,殘留的建筑上能清晰看到地震留下的巨大裂痕。隊員們緩步穿行其間,深感震撼。這里的每一處痕跡都在訴說著2008年那場地震災難的殘酷,讓隊員們體會到了災難帶來的傷痛,更認識到了敬畏自然,珍惜當下的重要性。
隨后,實踐隊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館內通過系統的史料呈現并串聯起地震發生、抗震救災到災后重建的完整歷程。參觀過程中,隊員們目睹了災難的冷酷無情,也見證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救援力量與災區人民堅韌不拔的重建意志。這一過程讓大家深刻理解到了面對困境時,團結與信念是跨越艱難的核心動力,而對生命的尊重與感恩,應成為每個人的精神底色。
下午,實踐隊在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進行參觀走訪。作為羌族文化的鮮活載體,兩寨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筑風貌、豐富的文化遺產展示,以及村民們對新生活的熱忱,不僅彰顯了羌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出羌族人民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此次走訪,隊員們不僅感受到羌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對文化的韌性以及傳統與未來的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讓隊員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和團結的力量,更深入領略到了羌族文化的獨特底蘊和民族團結所蘊含的強大凝聚力。未來,隊員們將更加珍惜當下,勤勉向學,自覺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在黨的領導下以實際行動踐行民族團結的使命擔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供圖供稿丨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 劉雨鑫 張韓安秀 韓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