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洼地區曾是長江岸線的一塊生態短板,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生態修復的典范,彰顯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的顯著成效。

薛家洼生態園,作為馬鞍山市精心打造的生態項目,不僅恢復了自然生態,還融入了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等多重功能,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好去處。2025年6月16日,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實踐團隊來到這里,開展了一場以“追尋領袖足跡,踐行青春擔當”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進入薛家洼生態園,就會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花海中,各色花朵競相綻放,仿佛在訴說著生態修復的奇跡。
?
我們來到展示板處——在展示板里,從污染治理到生態恢復,從產業升級到綠色發展,每一步都凝聚著政府和人民的智慧與汗水。特別是薛家洼地區的整治,通過關停污染企業、搬遷養殖場、清理固廢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同時,通過造林綠化、濕地保護等生態修復手段,恢復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服務功能。
隨后,來到觀景臺,這里的宣傳欄進一步展示了馬鞍山在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的生態修復成果和未來規劃。通過圖文并茂的展示,大家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遠意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橫幅上的字樣,不僅是對此次活動的紀念,更是對新時代青年責任的彰顯。要將所學所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恰好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
在參觀過程中,河長制是馬鞍山市在推進河長制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加強河流管理,保護水資源。公示牌上詳細列出了河長的職責、管理范圍及聯系方式,方便市民監督與參與。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也增強了市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感。
除了河長制,馬鞍山市還推行了林長制,以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在恒興村林長公示牌前,詳細了解了林長的職責和森林濕地的位置圖。這些公示牌的設置,不僅讓市民對森林資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促進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在薛家洼生態園內,還看到了垃圾分類投放點。這些投放點設置合理,標識清晰,方便游客進行垃圾分類。標語“垃圾不落地,薛家洼更美麗”不僅是對游客的提醒,更是對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通過垃圾分類,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在生態園內,還看到了許多宣傳標語,強調為全局計、為子孫謀,落實長江禁捕退捕政策。這些標語不僅體現了政府對長江生態保護的決心,也提醒著每一位游客要從自身做起,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此外,生態園內還有多處宣傳欄,展示了長江生態保護的美麗畫卷和標語。這些宣傳欄不僅美化了環境,也增強了市民的環保意識。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薛家洼地區的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實踐,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團隊成員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積極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保護環境、推動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