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市民對于聲環境的認識與保護意識,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6日,生環學院赴蕪湖輕軌沿線噪聲監測團隊以“用專業知識守護城市聲環境”為目標,通過系統學習噪聲監測、噪聲布點等專業知識后,奔赴輕軌沿線站點、周邊居民區、商業區開展實地監測,同時深入社區,與居民交流,了解噪聲對生活的干擾情況。
一、學海探微:深耕聲學理論,淬煉監測匠心
為精準開展輕軌噪聲監測,團隊扎實開展知識學習與技能儲備。團隊系統研讀《聲環境質量標準》等法規標準,明晰噪聲監測規范。特邀吳劍鋒老師、李文文老師開展知識研習會,深度剖析輕軌噪聲來源、危害及防控路徑。同時,聚焦分貝儀、聲級計等設備,從原理講解到實操演練,在實驗室模擬噪聲場景,反復打磨、練習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能,為實地監測筑牢專業根基,以知識武裝開啟降噪實踐之旅。
二、知行織錦:丈量輕軌聲域,解碼城市脈動團隊成員迎晨曦奔赴監測站點,持專業儀器穿梭于輕軌沿線,以精準測量記錄每一處聲浪起伏;伴暮色分析數據圖表,用科學研判繪制城市噪聲圖譜。烈日下,團隊無懼高溫炙烤,執著于每一個分貝數據的采集;深夜里,潭門伏案整理分析,不放過任何細微的聲環境變化。以專業視角洞察噪聲規律,用赤誠之心回應民生關切,始終踐行“監測聲境脈動,守護宜居家園”的使命,在技術與民意之間搭建起降噪治噪的堅實橋梁,為城市的寧靜祥和注入青春力量。
三、問卷傳情:傾聽萬家心聲,共繪寧靜圖景
團隊成員頂烈日穿梭街巷,傾聽百姓對噪聲的困擾,沐星辰整理問卷,匯聚民眾對安寧的期盼,以專業監測丈量城市聲域,用熱忱之心守護萬家靜謐,始終踐行“進行青春擔當,守護城市寧靜”的活動主題,建立起民生與社會的溝通橋梁。
從烈日下的精準監測到深夜里的數據分析,團隊以專業為筆,民生為墨,在實踐中勾勒城市降噪的藍圖。這段經歷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當課本知識與真實生活相遇,當青春熱忱與社會需求共鳴,就能激發出改變現實的蓬勃力量。城市的靜謐需要眾心共護,期待更多人加入聲環境治理,讓寧靜成為美好生活的溫暖底色,也愿更多青年在躬身實踐中,找到知識服務社會的意義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