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 | 茶香百韻繪鄉景,青春筑夢踐初心
為了彰顯福農學子的青春擔當,推動鄉村振興進一步穩態進行,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藝脈新農·眉韻童夢”鄉村振興實踐隊于2025年6月28日至7月4日赴泉州市南安市眉山鄉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在深入走訪皇旗尖生態茶園的調研過程中,實踐隊通過茶園負責人的專業講解,全面了解了園區在生態種植、科技賦能及產業創新方面的核心優勢。基于皇旗尖茶葉的獨特風味與生態種植優勢,實踐隊提出開發新式茶飲的構想。建議以茶園鮮葉為核心原料,結合現代茶飲消費趨勢,推出四款新式茶飲。同時,茶園內有多種具有藥用價值的草本植物,與茶樹共生形成獨特的立體生態系統。這些中草藥不僅是茶園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揮發性物質更對改善茶園微環境、抑制病蟲害起到積極作用。實踐隊認為,可依托現有 "中藥材 + 茶" 的跨界思路,系統梳理本土中草藥資源,探索開發茶衍生品,如主題香囊、新式調飲等。

圖為茶中藥香囊現場展示/趙航 攝
針對茶園中缺乏系統性茶業地理信息展示的問題,實踐隊提出設計中國茶葉分布圖與福建茶葉分布圖展板的建議。通過可視化呈現六大茶類的地理分布規律、閩南烏龍茶核心產區特征及皇旗尖茶園在區域產業中的區位優勢,為游客提供茶文化脈絡的直觀認知路徑,同時增強園區作為生態農業與文旅融合示范點的教育屬性。?
實踐隊實地考察了眉山鄉高田村百香果種植基地,與基地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當地百香果種植背景、歷程、經濟效益以及面臨的困難等。
實踐隊緊扣數字經濟發展脈搏,依托青年群體對互聯網傳播與新媒體運營的專業優勢,以品牌IP化與電商技能培訓為雙輪驅動,為地方特色農產品黃金百香果構建全鏈條賦能體系。實踐隊深度挖掘黃金百香果的地域文化特質與產品優勢,通過創意設計打造專屬IP形象,將其融入奶茶杯杯套、百香果包裝盒等多元載體,以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文創設計提升產品視覺辨識度與文化附加值。通過IP形象的符號化傳播與周邊產品的場景化應用,有效強化品牌記憶點,助力黃金百香果突破地域限制,在社交媒體平臺形成傳播裂變效應。

實踐隊隊員調研當地百香果/易貝兒 攝
與此同時,實踐隊聚焦農產品銷售渠道轉型需求,針對當地果農開展系統化電商技能培訓。從網店注冊、頁面搭建到產品拍攝、上架優化,再到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等運營策略,實踐隊以"理論授課+實操演練"的模式,手把手指導果農掌握數字化營銷技能。通過將IP形象與電商運營深度融合,推動黃金百香果實現從產品包裝升級到線上品牌推廣的全流程革新,成功構建起"品牌塑造-渠道拓展-市場觸達"的數字化助農閉環,為鄉村特色產業振興注入可持續發展動能。
為推動傳統茶飲打破固有邊界、邁向 “年輕化”,實踐隊在茶學系林東藝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充分發揮茶學專業優勢,深度融合眉山鄉特色農產品資源,潛心投入新式茶飲的研發工作。?
研發過程中,隊員們秉持嚴謹態度,從茶水比例的精準拿捏,到百香果汁、鳳梨汁、水蜜桃汁、青提汁等與茶基底的風味融合,都經過反復調試、不斷優化。為打磨出更貼合大眾口味的飲品,實踐隊專門組織茶飲品鑒活動,誠邀校領導、指導老師現場品嘗,認真聽取每一條反饋建議,并據此對配方進行精細化調整。最終,成功研發出以眉山鄉紅茶、鐵觀音為基底的四款新式茶飲,讓傳統茶香與果香碰撞出獨特風味。?

圖為邀請領導品鑒新式茶飲/馬培軒 攝
當茶莊園迎來研學的孩子們時,隊員們化身 “調飲師”,現場展示新式茶飲的調制過程,與孩子們熱情互動。他們一邊科普茶葉的生長知識、制作工藝,一邊邀請孩子們品嘗研發的新式茶飲。酸甜的果香與醇厚的茶香在舌尖交織,孩子們臉上洋溢著驚喜與喜悅,傳統茶文化也在這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以更鮮活、更貼近年輕一代的方式得到傳播,為眉山鄉的茶產業注入了蓬勃的新活力。
圖為孩子們品嘗新式茶飲/趙航 攝
2025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 104 周年之際,實踐隊走進眉山鄉紅色文化基地,在苦湖突圍戰紀念碑下,靜靜聆聽革命先烈以少勝多、浴血奮戰的英雄事跡。展陳館內,泛黃的文獻記錄著初心使命,斑駁的槍炮鐫刻著戰斗痕跡,無聲訴說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堅定信念,讓實踐隊深切觸摸到紅色歷史的溫度。

圖為隊員們聆聽展館講解/張榮鑫 攝
皇旗尖生態茶園負責人為實踐隊講授專題黨課,從建黨初期的篳路藍縷,到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蓬勃實踐,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徐徐鋪展,讓隊員們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深化了對黨的奮斗歷程與時代使命的理解。課后,實踐隊開展了南湖紅船拼裝、“重走長征路”、團隊書法創作等紅色主題團建活動。這些項目既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又深化了隊員們對紅色精神的理解。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實踐隊的成果如同隊名“藝脈興農·眉韻童夢”一般,運用藝術及新潮的方式助力鄉村振興,并為孩子們點亮了一盞“傳統農產品也可以玩出新花樣”的燈。追尋先輩初心,隊員們深刻認識到要用腳步丈量信仰,用科技尋求發展,用青春續寫時代擔當。

圖為領導合影留念圖/馬培軒 攝
文案 | 樊冬煌 陳生濤 陳宇翔 趙航
圖片 |趙航 易貝兒 馬培軒 張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