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赴能源企業開展實踐活動,圍繞煤炭儲運全流程深入學習調研,近距離感受能源保供一線的生產運營模式,為踐行“能源報國”使命積累實踐經驗。
上午,實踐團首先來到輸煤儲運部,在專業技術人員的講解下,系統了解了輸煤系統的構成與運作邏輯。據介紹,該系統通過智能化控制實現煤炭從入廠到輸送的全流程自動化,不僅提高了運輸效率,更通過精準調控降低了能耗與損耗。隨后,團隊在調度樓203會議室參加專題座談,詳細學習煤炭加工、運輸、儲存及裝運的生產組織環節。相關負責人結合實際案例,闡述了如何通過優化生產調度平衡各環節產能,確保煤炭從加工到發運的無縫銜接,特別是在應對極端天氣、設備檢修等突發情況時的應急協調機制,讓隊員們對能源保供的系統性與復雜性有了直觀認識。

下午,實踐團深入生產現場,實地參觀輸煤系統運輸皮帶、煤倉及鐵路發運站。在運輸皮帶區域,綿延的皮帶如“鋼鐵動脈”般將煤炭源源不斷輸送至各處理環節,技術人員重點講解了皮帶的調速控制、故障監測等智能化技術,展示了現代工業生產中科技賦能的顯著成效。走進煤倉區,整齊排列的大型儲煤倉通過科學的分區設計實現不同煤種的分類儲存,既保障了煤炭品質穩定,也為后續加工提供了便利。在鐵路發運站,一列列滿載煤炭的列車正有序等待發車,自動化裝煤設備精準高效地完成裝貨作業,調度人員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時監控列車狀態,確保煤炭及時發往全國各地。

此次實踐活動讓隊員們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深度結合,不僅直觀了解了煤炭儲運的全流程運作,更深刻體會到能源行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未來投身能源領域,用實際行動踐行“能源報國”的青春誓言。